海量阅读何以可能?这样做,每个孩子都能完成!家长再也不用担心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文 陆九奇

今天的语文学习,较之以往正在发生一个巨大的改变——这就是对一个学生在阅读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从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就能清晰看出。崭新的部编语文教材,在一个星期后将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其中推荐了不少经典好书。这对我们学语文是一个崭新的考验——说“海量阅读时代”到来也不为过。

面对这种新趋势,抱怨是无用的,只有以有效的方式去应对海量阅读,才能让孩子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何做到海量阅读呢?

1.优化学习时间,更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许多人抱怨孩子功课压力过大,根本没时间读书。那么造成孩子功课压力过大的原因的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两种情况:

❶老师留作业不合理,造成孩子重复和浪费了许多时间。这是我们要承认的一种现象,在一些学校确实存在。有的老师担心孩子不能把时间投入学习中来,就采用大量作业的方式,逼着孩子完成作业,以作业的方式来换取孩子对学习的投入,这导致一个现象的出现:明明孩子已经学会的东西,还要一再地演练,导致大量时间花费在不必要的作业上,挤占了读书时间。

❷孩子写作也拖延,不能高效利用自己的时间。这种现象同样普遍。超级喜欢作业的孩子似乎是少数,尤其当每天都有各种作业的时候。加上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淡薄,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拖延症——能拖就拖,不到最后时刻不能完成作业,自然没有时间来读书。这是一种可怕的低效学习,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仅不能享受学习的充实和快乐,倒可能慢慢丧失学习兴趣。

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找出导致孩子没时间读书的原因,毕竟抱怨是无用的。找到原因后,去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给孩子找出足够多的读书时间。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曾经提及女儿圆圆当年读小学时遭遇上述第一种情况:作业量多而重复,意义不大,容易造成孩子厌学。当时她也不好跟老师直接沟通而取消一部分作业,甚至有过帮着孩子做作业的情况。今天,我们有更好的渠道和老师沟通,必要时可以做一定的沟通,反馈给老师。我们相信:大部分的老师还是通情达理的,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问题主要出在孩子身上,就要努力提高作业效率,提高自己运用时间的科学性。

2.换一种视角去看书的种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阅读它们。

图书常规的划分,是按照学科和学科细分来完成的,如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这种划分对孩子意义不大。我们可以换一种书籍划分的方法,从知识类、故事类、语言类做一细分。

❶知识类图书。是通过一系列知识点的讲解,汇集成一本书的。所以阅读时,“吃掉”一个个知识点是关键,最后再串成一个知识系统。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科学类的书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讲解,各个章节之间往往关联不很大,独立阅读每一个知识点就可以。

❷故事类图书。是以情节的连续和内在的意义为根本,来创作的书籍。故事类的书籍既有篇幅短小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也有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故事是小说的内核)。阅读它们,其关键是保持对情节的连续认知,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对故事主题的准确体认。如《安徒生童话》《中华上下五千年》等童话、历史故事,每一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

❸语言类图书。是以精美的语言胜出的作品,尤其是学生常读的散文和诗歌,如《史铁生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各个文章之间独立存在,读一篇是一篇,不影响其他篇章;再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北岛诗歌精选》等,这种类型的作品,体现出汉语的独特魅力,适合品味。

所以做上述的区分,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了解一本书的上述分类,有助于我们读懂一本书的内在属性,从而帮助我们调整阅读时的状态。知识类的书籍,弄懂其知识点就可以;故事类的书籍依赖情节的发展,读者也喜欢情节的变化;而语言类的书籍,则需要反复吟咏、品味,以体会言辞的美好。

3.做一个读书实验:读一本经典,把阅读经验提炼出来,转化到其它书的阅读上。

许多人对读完一本书心怀恐惧,觉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所以当听说“海量阅读”这个理念时,本能的反映是:我不行。即使嘴上没说,但潜意识不会撒谎,他会暗自提醒你。如果是这样,不妨做一个读书实验。实验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❶精选一本大部头作品,以名著为宜。

❷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它,比如一周时间。

❸回顾你的整个阅读过程,提炼出至少3条阅读心得。不是围绕书籍本身的内容提炼,而是提炼自己的阅读经验,如怎样快速进入文本的,怎样控制阅读节奏的,阅读的速度怎样,中间想放弃时怎样克服的?等等。

把上述实验的结果写出来,转化成阅读其他书籍的独特经验。这样一来,你所获得的真实阅读经验,便能逐渐地变成普遍阅读所有书的经验,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能力。

4.制定读书月计划,每周至少阅读1本书(20万字)。

读书不能盲目而没有计划,从现在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计划。要求自己每周阅读一本20万字左右的书——小学高年级以上均可,低年级可酌情减少。

❶读书计划中应包括知识类、故事类和语言类,不要过于单一。交叉阅读也能让读者更好地保持阅读兴趣。

❷读书不二。这是曾国藩的阅读法宝:不读完一本书,绝不翻开第二本,逼着自己进入到文本中来,充分吸收其营养价值,再横向展开。

❸月读书计划可以微调,但需要坚持阅读,养成习惯。

5.不断总结读书方法,从字词为单位的阅读,向以句子为单位“跃进”。

学生读书,喜欢像课堂上读课文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下来。这是课堂上研读课文的一种方式,我们在阅读课外书时,需要不断总结阅读方法,向着以字词为单位的阅读转变成以句子为单位的阅读,实现一种加速阅读的效果。

❶加速阅读法。加速阅读不是一味求快,更不是一目十行。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刚开始的几十页常常困难,以小说来说,我们不熟悉书中的人物、不知道人物想要什么、做什么,但我们在阅读了四五十页之后,已基本解决上述问题,并熟悉了作者的叙事风格等,这时我们就需要逐渐加快阅读速度——实际上,一本书是在加速阅读中完成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当然,如其中遇到特别难的章节,则可以暂时慢下来——以理解为前提去控制阅读节奏,是我们要掌握的读书法则。

❷做好衔接标记。一本书需要几天读完,如担心中断而不好衔接,可以在书中做一点语言标记,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来标记,目的是让自己下次阅读时能快速进入故事情节,不至于花费更多时间去唤醒自己的记忆。

总之,要想阅读更多的好书,真正实现“海量阅读”,用经典好书武装自己的头脑,我们需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相信:上面提到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实现这一点。

作者简介:陆九奇,语文来了写作教练,著有《青少年写作智力开发》,多次荣获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详情点击了解更多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