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保护孩子好奇心,又不让他陷入危险,这几个方法你需要学会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1 孩子犯的“错”,大都是好奇心惹的祸

闺蜜静怡打来电话抱怨说,今天她和两个孩子都被吓坏了。

原来傍晚她在炒菜的时候,猛然听到一阵急促而猛烈的拍门声音,她诚惶诚恐的打开门,迎面而来的是楼下邻居劈头盖脸的怒吼:“你们搞什么鬼啊!现在倒什么水啊!流得我家阳台一地的水!我还晾着羽绒服呢,就被你们浇湿了!你们简直太过分了!……”

静怡被吼得一愣一愣的,才想起她炒菜的时候,两个孩子跑阳台上玩了。估计水就是这两个熊孩子捣的鬼。于是连忙向邻居道歉,并说明自己忙着炒菜,没顾上孩子,就孩子闯祸的事一再道歉。

但邻居的气一点都没消,气势汹汹的杵在门口,直到她把两个孩子抱来门口,跟邻居道歉,邻居才骂骂咧咧的下楼。

事后静怡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们说他们看到水从围栏挡板上一点一点消失掉,感觉好神奇好好玩,就一直倒了。

静怡想可能水就这样顺着外墙,直接流进楼下阳台的。

原来“好奇心”才是这场意外的始作俑者。孩子有好奇心到底好不好?为了不让孩子添乱,是不是该把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

闯祸的孩子


2 小孩子的好奇心天生就比大人多吗?与天分有关吗?

2.1 很多人觉得小孩子的好奇心要比大人多,其实不一定;

大多数孩子好奇心在4岁达到顶峰,然后就开始衰减了。这是因为随着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大脑神经元连接由原来的混乱,变得有序规律了。那些不经常使用的线路,就被大脑慢慢舍弃。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好的引导,孩子就会逐渐对周围的世界失去兴趣。

2.2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将好奇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婴幼儿阶段):儿童时期想要探索和考察周围事物的欲望——与其说这是脑力活动,倒不如说是一种本能;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喜欢用手指东西,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什么都想了解。他们好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边的物理环境,尤其是受他们的成年看护者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婴幼儿,越积极地探索周边的生活环境,就越有可能在之后的青少年时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第二个阶段(儿童阶段),儿童的好奇心开始变得社会化,当他发现有用的信息可以来源于他人后,就开始提出无穷无尽的“为什么”,而具体的答案本身并不如这种收集和消化信息的习惯更为重要;

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做的就是鼓励性的回应和反问。比如:问的很好,特别棒!那你觉得呢?你是怎么想的?

当我们不断的跟孩子互动,给孩子解释。孩子就会特别有参与感,孩子就会用心去学,慢慢也就养成了提问与思考的习惯了。

第三个阶段,好奇心被转换成“对问题的兴趣”,即在观察事物和收集信息过程中所激起的兴趣。在这一最终的阶段,好奇心变成了强化个人与世界联系的一股力量,为个人经历添加了趣味性、复杂性和愉悦性。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不再满足于问为什么,他们更想去探知事物背后的原理,甚至希望能够创造一些给人类留下来的知识性财富。

达芬奇就是抱有热情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最终成为了人世间绝无仅有的旷世奇才。他除了是一位画家之外,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巨匠、大哲学家、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等等。他擅长的领域实在太多,而且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上可以得出,好奇心并不是天生且一成不变的。我们所传承的好奇心在我们一生中的每一天都在起伏变化,它的变化深受环境影响,尤其是在我们幼年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好奇心会逐渐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会越来越深入,且不仅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而在于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

父母的训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2.3 孩子的好奇心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抹杀了

当孩子处于“提问题”阶段,就被呵斥为“瞎问”

比如父母说:“你哪来这么多为什么?” “它就是这样的,有什么好问的。”

当孩子还处于“分析问题” 阶段,就被打击为“不懂别装懂”

比如父母说: “跟你说不是这样的,怎么说都不听呢?” “你除了会搞破坏,你还会干什么?”

当孩子坚持到最后,却在“综合、推理阶段”被扼杀。

比如父母说:“辛辛苦苦培养你读书,培养你长大,你却不务正业,简直是个败家子!”“下回让我再看到你拆,我都给你扔了!”

所以孩子的好奇心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的认知,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好奇心的重要性,不了解保护好奇心的方法,不清楚好奇心与学习的关系,好奇心便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3 好奇心是把双刃剑

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它其实是一种本能,就好像我们肚子饿要吃饭一样。

3.1 未受控制的好奇心,具有危险性;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但是,他们缺乏生活经验,灵敏性和协调性也不足,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往往会做出一些破坏性或危险性行为,比如拆电器,爬窗户等。

探索中的孩子

3.2 好奇心是探索性学习的推动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好奇心能驱使我们主动观察、认知新事物,进而为我们打开了认识自我和理解世界之门。失去好奇心就会变得对一切习以为常、按步就班。

5岁设计光控开关,9岁发明无氟冰箱,13岁研发“可编程云物联终端机及操作系统”的珠海高中生李晨天,在他17岁时,就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他说:搞发明要有好奇心,留意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他的所有奇思妙想都源于生活。

4 怎么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4.1 用“爱和包容”滋养孩子

当孩子捣蛋的时候,不着急训斥,而先问“为什么”;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把明令的“不可以”,转变为“怎么做”;当孩子执意去做的时候,适当给予“保护性撞墙”。

“保护性撞墙”,即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同时允许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个探索过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向孩子指出探索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

比如3岁多的孩子执意要自己剪指甲,你知道她手指的力度和掌控能力完全不够,可能会剪到自己的肉,指甲可能也剪得不平整。但你只要事先指出危险所在,剩下的就留给孩子自己去探索,琢磨。

自信是好奇心的精神动力

4.2 良好的自信心是保持好奇的精神动力

当孩子对自己不自信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或恐惧,抹杀好奇心。父母要做的是肯定赞美认同孩子,培养养孩子的自信心

341肯定法

-3个任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都可以给孩子以肯定;

-4个方面:从情绪、动机、做得好的地方和可改进的地方等4个方面去肯定孩子:

-1个标准:你的肯定是否有增加或者保持住孩子的正向感觉,即自信、乐观、开朗等等。

如:孩子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先把今日份的英语读完,知道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是个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孩子。

赞美:真诚、及时、具体的赞美孩子做事的细节和过程。

如:刚才妈妈带弟弟睡觉的时候,你很耐心安静的一边看书,一边等妈妈。

认同:认同孩子本来的样子,不是因为孩子的表现才觉得她可爱,而是这个人本身。

如:你充满欣赏并开心的跟她说,“我女儿真可爱呀,我好高兴有你这个女儿”。

4.3 抓住机会,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鼓励性的回应和反问;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他一直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问题”是孩子思维的起点,也是孩子好奇心和主动学习意愿的体现。只是在孩子提出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都会直接回答,这就阻隔了孩子进一步思考的动力了。更好的办法是先肯定孩子的提问,然后将问题拆分成小问题再反问回去。孩子会跟着反问回去的问题进行自我思考,从而一步一步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培养孩子像科学家思考。

在《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一书中提到了“背诵的东方,提问的西方”的观点。他们发现东方人喜欢听讲,西方人喜欢提问和表达,并在书的最后指出:提问、讨论、分享才是未来的学习之道。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来巩固加深孩子从提出问题到获取答案的过程,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①提问,通过提问引发好奇:是什么?为什么?

②推测,提出假设: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我认为/我猜测它可能是什么;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我觉得/我以为/调用我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来看,我可以推测一下是怎样的。

③验证,实践验证:试试看,查查看。我们猜测的结果未必都正确,可以通过网络或书籍来核实验证。

④反思,总结归纳,原来是这样的,我掌握了。

4.4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多涉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在大自然中找到惊喜


鼓励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

在天性和能动性的驱使下,孩子本身就有理解周遭事物的欲望。在目光所及的范围内, 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孩子本身就有理解周遭事物的欲望。

每周去户外活动5-10小时,能让孩子更多地感知大自然的色彩、对称性及平衡感,同时还有助于培养想象力,激发好奇心。

从百科全书中找到奥秘


借助儿童科普书(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习动力,探索欲;

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科普书可以作为孩子的敲门砖,让孩子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引导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认知、去思考宇宙与生命的真谛,培养受益一生的思辨意识,让其在熟悉的事物之中开拓眼界,客观地认识自我。

用故事喂养孩子


借助故事书,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

用故事喂养孩子长大,让孩子在充满爱、智慧与生命温暖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其他人的想法,更容易感知世界,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更多的链接,也就能培养孩子更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

求知和探索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父母需要引导、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抓住生活中的机会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才能让孩子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