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头疼不已、边付出边抱怨的妈妈们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在壹心理问答上有这样一个提问。

妈妈帮我解决所有问题,可是无限的干涉让我身心疲惫?

妈妈总是帮我解决我所有的问题,我吃过的碗抢着帮我洗,我的房间乱了,我一出门就帮我收拾干净,一回家就发现房间被她打扫干净了。

从小到大都这样,饭也是。我已经成年了她还是这样。有一次我不让她帮我热饭,说我啥都不会,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饭会做、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可是我该学的时候我妈却帮我把什么都做了。

她这样我觉得没啥。我最忍无可忍的是,小学的时候打过我,跟好多她的朋友说,在我面前,说我感觉我的自尊心被踩了几脚的感觉,我知道她是爱我,可是我觉得这样的爱无限的干涉,让我身心疲惫,我这两天觉得这样的日子太难受了,有了想死的心我该怎么办?

下面留言有一条:我们家小孩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这也导致我们家的孩子长大了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咋地),我家老太太比你妈妈过分的是,她一边把活全干了,不让我们插手(嫌弃我们不会干活),另一方面天天跟我们抱怨她几十年来累死累活,然后说我们啥也不干。。

读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惊讶的发现,世界上的人,虽然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是人们对待子女的强势或者证明自己有价值、需要尊重等,这些心理状态是如此一致,有网友调侃:“就像在共用一个妈”,这些又付出又抱怨的照顾者究竟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一、 付出-抱怨型

在胡慎之老师的关系课中,把这种具有过度付出感的人称为袋鼠型,因为袋鼠妈妈有个育儿袋,把幼崽照顾的很好。在人际关系中,他们也一样,把对方照顾的无微不至。就像上述那个妈妈,吃完饭帮女儿洗碗,出门帮收拾屋子。

生活中有人能如此的体贴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确实不错,正当你安心的享受她们照顾时候,时不时的就听见几声抱怨:“我把事情都做了,你做了什么?”“我今天做什么做什么,多么辛苦”。

可是她明明可以选择不做的,因为也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总是抢着干活?

因为他们会把照顾别人所获得的价值感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被他人需要是他们的主要价值来源。

如果不去做点什么,那种对没有价值的恐惧,实在不好承受,她们会极力避免。所以照顾型人即使很累,也坚持着做点什么。

为什么会有抱怨,一是他们在付出的时候,对方并没有回馈等价的付出,会感觉不公平,很生气。他们在与别人合作过程中,并没有那种共赢的体验。二是他们在付出的时候需要肯定,他们叨叨着,不过是想证明:“看,我有用吧”。

他们矛盾的心态就是:不付出不行,过度付出又很不爽。

二、 弱化他人,否定他人的价值

照顾型人,会在关系中弱化他人。这部分弱小其实就是他们内心的弱小,因为无力承担自己弱小的部分,就往外投射。

平时的时候,就会觉得你不行,如果你犯了点错,正好让她们逮着着机会,来证明你是弱的,她们会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因为你是弱的,我是强的,所以我做什么什么事情都比你强,她们会在关系中剥夺他人的能力。

你明明是可以的,当她把所有的家务做了以后,那感觉就是自己慢慢废掉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退行”,就是你变成了一个孩子,离开她不行。一旦你独立了,她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三、 批评指责与控制

照顾型人是以批评与数落他人的方式来与他人互动的。她在关系里头表现的比较强势,她要掌控全局。对于她来说,她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以咄咄逼人的方式独断专权。

就是你得按照我的意志来运转,如果你不符合我的意志,我会强制你改变。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在与这样的妈妈相处的时候,时常有一种自己做错事,时时要接受指责的恐慌?

比如,早上她做完早饭,收拾屋子,出去买菜。这时候你做点什么比如洗个衣服,妈妈回来就会相安无事。如果她回来,你还在睡懒觉。她一定会开始数落你,什么就爱睡懒觉,懒得要死,快活成废人了,等等严厉的指责。

所以,哪天如果你真的什么事情都不做,你会暗暗不安,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批评,而且是一定会发生。

没有人愿意听指责,还有时时在受着威胁的消极体验,都使人不能舒展的做自己。

这种感觉很压抑,有一种窒息感,在关系中,你会觉得自己有好多问题,可是从什么什么时候起,自己就有这么多问题了呢?我不是不干活啊,我只是有自己的作息时间,你会看到控制型的人会给他人带来很多的干扰。

四、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源于早年原声家庭的忽视,我们妈妈这辈人,一般兄弟姊妹比较多,再加上重男轻女,所以有很多妈妈在小得时候,并不受重视,不受重视的人反而为家里付出最多,直到长大,也就一直延续着这种行为模式。

还可能是父母严厉的管教方式,孩子比较害怕,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害怕妈妈不要她,怕被责骂,缺乏安全感。她就想要付出证明自己有价值,并用控制的方式,获得安全感。

当你了解到她们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以及他们的成长的环境,所以当你看到他这个人,看到他的脆弱,他的恐惧,他的孤独,你是什么体验呢?

记得自己一次与控制型妈妈的互动,她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却不承认是她打碎的,旁边有小孩,她就推给小孩子,是小孩子打碎的。如果你再逼问,她会接着狡辩,满脸慌乱的神情,你会看到让她去接受自己的不好的一面是有多恐惧……

心理学上讲,就是一种“否认” 的防御机制,她们在保护自己内心的脆弱和孤独不被他人看见。如果看到,就生怕别人抛弃。这时候只感觉又生气又同情。

所以当你与妈妈相处很痛苦,甚至绝望生气时候,去看见她,去理解她吧,理解可以化解怨恨。

作者:驭芳,来自内蒙,天生心理学家人格。持续耕耘和分享人本、精神分析、婚恋、个人成长、人格、情绪调整、女性人身安全和情感安全等模块内容。

本文由“驭芳”发布,2019年08月23日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