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身北大,儿子清华在读,直言:孩子6岁前,定好3条规矩不变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可以说孩子的教育结果,其实本质上是反映父母自身的能力,所以避免孩子再次出现自己曾经遇到的难题,不是事后的告诫,而是在这之前对孩子自身能力、行为的养成。

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齐家夫妻二人同为北大毕业,而在去年的时候,儿子以689分的好成绩,成功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孩子作为从小到到大“别人家的孩子”,在这关键一关,也顺利结束。在很多人都向夫妻俩询问教育秘诀的时候,齐爸直言,最重要的是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而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长大后自然更容易成功。

外人总是认为齐家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顺利,其实不然,在孩子不太懂事的时候,夫妻俩就已经定好了3条规矩不变,而让孩子能够遵守,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实现。

1、每天定点阅读20分钟

在孩子1岁半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夫妻俩都开始有意识的教给孩子一些简答的字词,教完之后,还会与孩子对话、回顾,让孩子慢慢的熟悉词语,等到能够流利说话的时候,齐妈就开始教给孩子看书识字,当孩子能自主看一些简单的书籍时,就定下让孩子每天阅读最起码20分钟的规矩。

对孩子来说,阅读是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每天定点定量的阅读,也能让孩子养成守时守约的意识,为了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关于阅读的书籍内容,只要不越界都可以。

2、没有不劳而获的习惯

在齐家最倡导的就是“平等”的教育气氛,无论孩子的年龄大小,都会让孩子参与到每件大小事中去,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家里不会因为一两句的哭闹而妥协,也不会因为撒泼打滚而放纵。

所以小齐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要想得到什么或是实现什么,从来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付出相应的努力,父母才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或者方便,用来兑换自己想要的,这也让他从一开始上学的时候,就意识到,读书从来就不是父母的责任,而自己唯有不断读书,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3、充实才能获得满足

在小齐4岁的时候,除了学习一些简单的字词之外,父母会控制他接触玩电子设备的时间,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而且必须是所有任务都完成之后,才可以去玩;但是对于小齐想要与小伙伴出门玩耍或是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夫妻俩却十分支持。

在齐爸看来,大部分孩子沉迷于电子设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同龄人作伴,也没有可得到乐趣的事,自然就会选择其他的方式打发时间。让孩子在完整的活动方式中获得满足感,远远比孩子接触一些快餐式的消遣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在齐家夫妻俩看来,给孩子定下规矩之后,就不要轻易改变,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也是同样遵守诺言,而不是时时改变,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意识,等到上学后,也会避免大部分常见的学习问题,此时再加以坚持,那么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太差。

精彩文章回顾:

每1718人有1人能上清华北大,而平均每50考生4人可上一本(重本)

粗心是性格原因?衡中数学老师:我用3个技巧,解决学生粗心问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