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这本书有一页——“她的歌声像天使一样甜美,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
绘本《我妈妈》
之前课堂上讲这本绘本,如果有家长在,余光都会看到他们在偷笑。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正式成为母亲前都暗自下决心,要当一个温柔的妈妈,耐心地教导。可当身份转变,孩子一天天长大,曾经的决心都抛到九霄云外。突然觉得自己都得了人格分裂症,一会像天使,一会像狮子。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妈妈,或多或少都会有变成“狮子”妈妈怒吼的时候。
看过《爸爸去哪儿5》的观众,应该都记得Jasper的一句经典“Can you stop angry now?”。起因是陈小春看到儿子磨磨蹭蹭,一直达不到自己内心的标准,从而压抑不住怒火,不断地催促。可见不单单有狮子妈妈,狮子爸爸也是存在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吼”是没有用的,需要引导,也知道控制住不吼孩子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抛开孩子角度的原因,有关吼孩子的话题,讨论的其实是大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而吼孩子的原因,无非就是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或者与自己的意愿相冲突。于是心里感到烦躁,脾气上来了而忍不住想吼的冲动。在这个冲动变成行动之前,我们可以试这么做。
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问题。
吼孩子的起因,有时只是小问题。
讲个常见的情景。急于出门的家长遇上此时不小心撒了水的孩子,时间的紧迫感本会让人心浮气躁,拿张纸巾就能解决问题,会被家长几句话代替——“你是不是故意的?”“到底出不出门?”“不然你留家里吧。”…… 原本就紧张的孩子,被一个个问题弄得手足无措,崩溃大哭,或只是睁着的眼睛望着你,事情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当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会下意识地想逃避这种不愉快的情境,急于解决眼前的事情,但气头上处理问题的方式会使双方的情绪更糟糕,事情自然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处理。心平气和一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状态,试着深呼吸,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抛开结果,找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
所有的结果都有其原因。很多时候孩子做事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并不是因为叛逆而跟你对着干。可能是事情的难易度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一时间找不到解决方式,也有可能只是想引起家长的重视。在他们能独立解决问题,并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前,需要父母的帮助去寻找原因。以下几个雷区,希望父母可以躲避。
1、对比是父母最常犯的错
我遇过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着急他的语言表达、自理能力,在幼儿园阶段担心社交能力、适应能力,上了小学课业又成了新的问题。问题的来源就是跟别人比起来,怎么你就不行?
每个人生而不同,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或快或慢终会抵达终点那一站。有人能说善辩,有人潜心研究艺术,有人行动敏捷,有人用思维在生活。
2、“我们终究会活成父母的样子”
这是一句不褒不贬的话。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但子辈的身上总会有父辈的影子。
孩子是一面镜子,他身上一定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发现孩子的不足时,试着反观下自己,在自己都不易察觉的某个时刻某个动作,是不是也做着令自己讨厌的事。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3、“沟通”是门艺术
“我是你的爸妈,所以你应该听我的”,强势的沟通方式会使孩子学会隐藏自己。只有尊重孩子是个独立个体,平等的沟通交流,才能知道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即使想法不够成熟或者全面,只要彼此愿意表达与沟通,任何问题够可以迎刃而解。
当父母是不需要持证上岗的,很多问题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而出现,而我们也是一天天的学习与进步。
让孩子变得优秀,不是不断以“为T你好”的理由而点出缺点,恰恰相反,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优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