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情绪中的“消极“与“积极”策略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情绪情感分积极与消极两种,凡能引起愉快体验的,如快乐、安全、幽默、舒服等可称为积极情感。而那些能引起痛苦体验的,如:生气、伤心、愤怒、恐惧等可称为消极情感。少量的消极痛苦的情感体验,对情感发展有益而无害,但是,如果一个幼儿经常处在恐惧不安之中,整天心事重重,或经常有很多刺激惹他生气和愤怒,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和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而积极的情绪情感则有助于幼儿智力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对幼儿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3岁婴幼儿处于健康情绪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时期是幼儿情绪两极性发展,即是向积极方向还是消极方向发展的关键期。经常性的积极性情绪体验占主导地位,容易形成幼儿开朗和谐等正向情绪人格;反之,经常性的消极情绪体验占主导地位,则容易形成儿童抑郁症等负向人格。

消极情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不开心的事,从而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消极情绪,家长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疏导。

1、由同伴间冲突引发的消极情绪

案例:琪琪与小美在客厅玩积木,玩着玩着琪琪突然尖叫起来,然后她把积木扔了一客厅。原来是小美要借两块琪琪的积木,琪琪不让,于是两个人就争抢起来。小美妈妈说:“小美,你们两个是好朋友,玩具不能抢,先让琪琪玩,然后你再玩。”小美不同意,后来琪琪妈说:“来,我们把积木平分,谁也不能抢对方的,好不好?”就这样她们俩都同意了。

这样的一个案例这是由于同伴间的冲突引起的消极情绪。孩子的思维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还不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小美想要更多的木牌,她已经懂得要经过对方允许才可以拿,她试图要借,可当琪琪不借的时候,就直接去抢了积木,孩子还不能够克制自己的行为,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在他人不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强迫对方,要试着说服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如果对方还不答应的话,就要克制自己的需求。同样,家长应该及时告诉孩子,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要和对方说清楚,请求对方遵守规则,教会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2、由于嫉妒引发的消极情绪

案例:姐姐和妹妹两个人都在吃饭,姥姥和妈妈都在夸姐姐吃的又快又干净,还说妹妹不如姐姐吃的好。妹妹在旁边不高兴了,她把自己的饭到在姐姐身上不吃了。姐姐当然生气了,妈妈也再次批评了妹妹,妹妹干脆大哭着跑开了。

这次的消极情绪是由于孩子间的嫉妒引起的。所以我们大人一定不能乱说话,有时候即使是表扬一个小朋友,也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可比性。家长要发现不同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让孩子能够彼此欣赏对方的优点,并能彼此学习,而不是嫉妒。多子女家长,更应该注意对待家里孩子的评价,不要引起孩子之间的嫉妒,产生消极情绪。

3、由于挫折引发的消极情绪

案例:小宇是个可爱的3岁男孩子,但是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哭闹。比如:他用小剪刀想把纸片上的图形剪下来,但是由于手部的小肌肉运动还不是那么灵活,手眼协调能力也不是很好,小宇总是把图形剪坏了,尝试了几次都没有剪好,他就开始哭闹了。

这时父母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先理解爱护孩子,可以用共情的方式把孩子的情绪先稳定下来,一边抚摸孩子的后背一边跟小宇说:“妈妈一直看到你很努力的在剪这个图形,没有剪好,所以小宇很伤心,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然后家长可以亲自到孩子的身边教孩子如何做好这件事情,如何更灵巧的运用小剪刀,家长还要理解孩子受伤的心理,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可以哭出来,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自己不会,可以找大人帮忙。或者再多练习几次。或者告诉孩子为什么会剪不好,是因为现在的小手还没有那么灵活,让孩子了解不是自己无能。

4、由于失落引起的消极情绪

案例:小明和小丽在公园里玩得正开心,可是妈妈说天快黑了,必须要回家。小丽不想回家就开始哭闹有情绪。遇到类似情况,妈妈可以邀请小明跟小丽一起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用其他事情吸引小丽,比如正好经过一家冰激凌店,可以询问小丽:“你要跟妈妈一起去买个冰激凌吗?”小丽被冰激凌吸引,也会主动跟小明说再见,而不会产生情绪了。一般在新的活动中,孩子就能抛却之前的烦恼,这样的暂时转移的方法,也是能够解决孩子突然出现的情绪。

替代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把注意力从引发挫折感或消极情绪的情境中转移开,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就可暂时忘记烦恼。这是学龄前孩子最主要的情绪调节策略,与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有关。由于孩子自我控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就被其他物体或事件吸引。有人说,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记性太好,总沉浸在一种情绪中难以释怀。而孩子由于其注意力与记忆力发展水平都较低,就容易从中跳脱出来。所以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不妨引导他从事其他活动,如看动画片、出去散步、陪她玩游戏,买零食等,转移注意力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还有的孩子会因为焦虑紧张引起消极情绪,比如一考试、上台就就想上厕所,手心出汗,手脚冰凉等,这一类型的孩子紧张的时候,可以让他自己试着通过做一些动作,来宣泄掉一部分负面情绪。这种方法尽管调节作用较弱,但胜在简单。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有的时候出于本能就已经会使用这种策略了,比如咬指甲、咬笔头、扯头发、抖腿等行为。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强行制止,否则会让孩子更加焦虑。不妨缓一缓,帮助孩子建立一些相似但无伤大雅的方法来缓解自己的情绪,比如教会孩子深呼吸的方法,用运动的方式缓解紧张,用摸手指代替咬指甲等行为。

以上几种都是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总之,应对孩子的消极情绪要根据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事情进行处理,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去,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多带孩子去登山,攀岩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等等,都有助于孩子应对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稳定的、快乐的情绪,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心理标准。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年龄的增长,幼儿情绪体验内容显著增长,与他们的审美、心智和道德等一系列活动相关联。但是,幼儿情绪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情绪还不是十分稳定,对于他们的个性、心智和身心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外界和内界两种途径,主动引导培养幼儿养成积极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1、运用情感策略,增进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力

情感策略是指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及完全被接纳的心理情境,使身处其中的幼儿较自由、开放地进入同伴和成人的情感世界,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才能被接纳、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原本某些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为某些不愉快的情绪、感受找寻正当的出路。

家庭对于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环境是每个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最初、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包含了心理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心理环境是家庭成员精神生活等内容构成的,物质环境包含了幼儿家庭衣食住行等必要的经济条件,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相比,前者对于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家庭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存在于家庭的特殊环境中,它是以父母的情绪感染为核心,有的家庭虽然物质生活环境较为优越,但是由于父母之间争吵过多,赌气和吵架时有发生,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这样的家庭心理环境对于幼儿积极情绪培养,具有十分不利影响。有的家庭物质生活虽然较为贫乏,但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宽容和理解,给幼儿以足够的关爱,积极乐观的家庭心理环境时刻得以体现,这对于幼儿积极情绪培养较为有利。因此,培养幼儿积极情绪,首先就是要培养积极的家庭心理环境。

2、运用认知策略,帮助儿童理解和正视自己的情绪。

家长应教给幼儿关于情绪及其表现的基本知识,觉察自己真正的情绪,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各种情绪,使之理解和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从而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可能是快乐的,有的可能是痛苦的。对于幼儿来说,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恰当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快乐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都十分重要。家长要积极引导幼儿合理表达情绪,缓解幼儿兴奋和紧张情绪,降低幼儿内在承受能力,更好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见的问题。

比如: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表情,学习用完整的句子表述自己的经验,可以用游戏的形式,画出各种情绪的脸谱,让孩子去体验高兴、难过、悲伤等不同的情绪表情。在家里跟孩子玩小记者采访播报心情游戏,让孩子学习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以绘本为载体,引导幼儿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 绘本中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简洁的文字让幼儿读过之后很容易记住。以绘本为载体,借助故事内容的情感宣泄和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积极情绪情感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3、运用行为策略, 创造表达积极情绪的机会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让幼儿体验到自尊,体验到自我实现,这样他们会有很好的自尊感。 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做,或者引导帮助他做一些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幼儿会产生自我“成功”的情绪体验,认可自己。 家长不要让幼儿仅仅在满足吃、穿、需要时才产生愉快、喜悦情绪,应同时让幼儿在完成游戏、学习、劳动任务中,体验到自己 “成功”的欢乐,获得尊严,增强道德意识,体验到成就感。

从情感发展的角度来看,游戏是沟通儿童内部的心理生活与外部现实的桥梁,是自我表现与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手段与因素。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儿童可以通过游戏的同化作用来改造现实,满足自己在情感方面的需要,它也是幼儿解决认知与情感冲突的重要手段,帮助自己处理不愉快的情绪。

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玩捉迷藏、钻山洞等游戏时,会学习与同伴团结合作;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学习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共同布置游戏场地,学习解决游戏中的纠纷,体验扮演的乐趣。

幼儿的情绪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应该是持续的、长期的贯穿于幼儿的每日活动中,抓住活动中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积极情绪的培养是家长不能忽视的。婴幼儿良好情绪行为的养成家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身上的种种情绪行为都烙着家庭的烙印、父母的烙印。父母及长辈的情绪行为对后代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终身的。作为父母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意识地对婴幼儿进行情绪情感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又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