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的宝宝不黏妈妈,教育学家:妈妈要当心“非安全性情感依恋”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闺蜜家的宝宝一岁了,昨晚却看到她两夫妻没带宝宝出来逛街,遇到我,还自豪地对我说:“我家宝宝最近好听话,都不黏我了!”我感到奇怪,1岁的宝宝怎么会不粘妈妈呢?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1岁的宝宝是情感依恋的强烈时期,很黏人,也很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看不到妈妈就会大哭。

现在,闺蜜的宝宝不黏她了,不会是产生非安全型情感依恋了吧?我表示了我的担心,闺蜜解释说:“最近,我婆婆来了照顾宝宝,非常细心,宝宝现在更加黏奶奶了,我也很放心。”我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说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你们是否想知道,什么是非安全型情感依恋?黏不黏人跟非安全性情感依恋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情感依恋这个话题。

为什么会产生情感依恋

心理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情感依恋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四种理论。

1.精神分析论:喂养产生依恋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处正处于口腔期,会对喂养他的人产生好感。妈妈在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会对婴儿带来温存、快乐、安全的感觉,让宝宝满意和信任,并产生情感依恋。

2.学习理论:舒适的接触更重要

1959年,哈里哈罗和罗伯特·齐默曼用金属猴喂养一半小猴子,而用绒布包裹的金属猴喂养另一半小猴子。然而,小猴子在受到惊吓时,金属猴喂养的一半小猴子也会奔向用绒布包裹的小猴子,所有小猴子都依恋布猴妈妈。这个实验说明,舒适的接触,对猴子形成依恋比食物更为重要。

3.认识发展理论:爱你必须认识你

认识发展理论学家认为,首先婴儿要能分清生人和熟人,才会形成强烈的情感依恋,妈妈离开后才会哭。分不清生人和熟人时,即使妈妈离开也不会反应这么强烈。妈妈与宝宝分离很久后,宝宝会找其他身边的人作为依恋对象。

4.生态理论:互相喜爱才依恋

情感依恋的建立,需要妈妈及时采取适当的、有吸引力的行为及时回应宝宝,建立相互喜爱关系,才有形成情感依恋。如果宝宝遇到一位抑郁的或者遇到对婚姻不满的母亲、父亲,情感依恋就会减弱。

以上四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情感依恋的产生,都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第四种理论,强调了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互动,被广大专家学者广泛接受。

情感依恋的发展过程

妈妈怀孕20周时,就能感觉到胎动,这是形成情感依恋关系的开始。宝宝出生后,妈妈细心地照顾宝宝,饿了会给宝宝喂奶,醒了会陪宝宝做游戏,宝宝的一举一动,妈妈都非常关注,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样,妈妈与宝宝之后,就形成了一种相互适应的同步关系。

大概7-9个月后,妈妈只要一离开,宝宝就会很反抗,很焦虑。妈妈在,宝宝就可以放心玩耍;看不到妈妈,宝宝就很焦虑,停止玩耍,若是超过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有可能是一二分钟,也可能是三五分钟,宝宝就会大哭起来;看到妈妈回来后,宝宝非常开心,会继续玩耍。这个时候,宝宝就与妈妈之间,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情感依恋。

到18个月前后,宝宝的情感依恋对象,会拓展到4-5个人,如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平时负责照料宝宝的人。随着宝宝的长大,有些宝宝离开了依恋对象,也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到上幼儿园时期,可能就不会哭哭啼啼了。但与亲人血浓于水的情感依恋,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伴随着情感依恋,宝宝很容易形成两种焦虑。

1.陌生人焦虑

宝宝长到8-10个月,开始能分清生人和熟人,对陌生人开始警惕,既好奇,又害怕,在1岁到2岁时达到巅峰,2岁时逐渐下降。

我们去亲戚家做客,把亲戚家的宝宝抱过来后,宝宝会大哭,就是陌生人焦虑导致的。陌生人想要接近宝宝,最好先跟妈妈说话,让宝宝有机会认真观察自己,接受自己。

2.分离焦虑

宝宝长到7-9个月后,就会开始黏人,如果宝宝看到妈妈穿好衣服往外走,就会害怕得哭起来,并要求跟着妈妈一起走。到18个月前后最强烈,同时也开始将依恋对象扩展到4-5个人,以后会逐渐下降。如果妈妈一直在照顾宝宝,1岁了还不黏妈妈,就有可能是与妈妈没有形成安全型情感依恋的缘故了。

有些妈妈,会趁宝宝跟小朋友玩得专心时偷偷离开,宝宝发现后就会大哭,妈妈回来后就会紧紧搂着妈妈不放。下次再跟小朋友玩时,就会时不时地看一眼妈妈还在不在,不敢专心地玩,对宝宝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有经验的妈妈,会通过玩“拜拜”游戏来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游戏时,妈妈跟宝宝“拜拜”,然后躲起来,宝宝看不到妈妈就会大哭,这时妈妈笑眯眯地出来说“我回来了”。这样多做几次后,宝宝与妈妈做短暂的分离,宝宝也不会哭了,因为宝宝已经知道妈妈过一会就会回来,心里很踏实,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情感依恋的类型

蒙台梭利将情感依恋分为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其中非安全型又可以分为抗拒型、回避型和混乱型

1.安全型

宝宝有需求时,妈妈能及时恰当地回应宝宝的需求,宝宝与妈妈就容易形成安全型情感依恋。形成了安全型情感依恋的宝宝,妈妈在身边时,宝宝能独自探索、独自玩耍,并且对陌生人很随和,也很大方;妈妈离开时,会引起宝宝明显的不安,有时会哭哭啼啼;妈妈回来时,宝宝明显表示欢迎,如果妈妈离开的那段时间,宝宝很难过,妈妈回来后会贴在妈妈身边依偎一下。

在12-15个月期间,产生了安全型情感依恋的宝宝,2岁时就能解决问题,做象征性游戏,3岁半时能成为幼儿园孩子的领导者,能发起游戏,对其他儿童的需求和情趣十分敏感,很受同伴欢迎。这样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学习、自主性高,对将来的挑战充满信心,能与未来的伙伴或朋友建立安全和互相信任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依恋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即使形成了安全型情感依恋的宝宝,如遇到变故,也可能形成非安全性情感依恋,比如妈妈产假结束要回去上班、婚姻或家庭出现危机、突然决定把宝宝送给老人家带等等,如果宝宝找不到新的依恋对象,或者新的依恋对象照料不周,就很可能会形成非安全型情感依恋。

2.非安全型

宝宝有需求时,如果不能唤起妈妈的关心,就会形成抗拒型情感依恋,属于非安全型依恋中的一种。形成了抗拒型情感依恋的宝宝,妈妈在身边时,宝宝很少去独自探索、独自玩耍,对陌生人也很戒备;妈妈离开时,心情很难过;当妈妈回来后,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想接近妈妈,另一方面对妈妈的离开很生气,不让妈妈抱。

如果宝宝的需求,不能引起妈妈的注意,或者妈妈不敏感,就会形成回避型情感依恋,也属于非安全型依恋中的一种。形成了回避型情感依恋的宝宝,妈妈要离开时,即使妈妈故意让宝宝知道,也没有不安的表示。这种宝宝对陌生人很好,有时好像故意忽视自己的妈妈。

有些消极的宝宝,以前受过伤害,为避免再次受伤害,什么事都会尽量躲开,这是形成混乱型情感依恋的重要原因,同属于非安全型情感依恋中的一种,是抗拒型和回避型的混合体。形成混乱型情感依恋的宝宝,对于要亲近妈妈还是要回避妈妈犹豫不决,妈妈回来后不知所措,或者会在接近妈妈的过程中突然跑掉。

非安全型尤其是混乱型情感依恋的宝宝,不喜欢与同伴玩,对事物很少关心,对学习不感兴趣,同伴少,有不守纪律的行为,在学龄前可能会有攻击性行为,被同伴排斥。轻者,宝宝只是亲情不足,影响日后的人际关系;重者,影响智商,造成语言落后,对一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形成了非安全性情感依恋要怎么办

假如你的宝宝现在形成了非安全型情感依恋,只要发现得早,也是可以弥补的,对亲子关系会有所改善。曾经有专家对荷兰一些经济困难、妈妈脾气暴躁的家庭进行指导,3个月后初见成效,12个月后妈妈与宝宝形成了安全性情感依恋。

1.想方设法提升抚养质量

在我们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大部分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孩子。如果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境不太宽裕,还要一边干活一边照顾宝宝,有时甚至要同时照顾好几个宝宝,难以兼顾,就很容易忽视宝宝的感受,形成非安全型情感依恋。

我曾经在老家见过,公公婆婆两位老人60多岁,同时照看6个宝宝,而且还种了脐橙、稻谷、红薯等农作物。在照顾宝宝上,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要干活时,稍大一点的宝宝在家里带弟弟妹妹,最小的则背到背上一起去干活。

像这种情况,如果有条件,爸爸或妈妈一方,要尽量留在宝宝身边,悉心照顾宝宝。如果实在没有条件,也要减轻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生活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在家照顾宝宝。对于稍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选择送高质量的托儿所去照料,如果托儿所管理良好,宝宝能同时与照料者和托儿所老师形成安全型情感依恋关系。

2.抚养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些妈妈虽然亲自照顾宝宝,但由于缺乏耐心,对宝宝发出的信号反应不积极,甚至会拒绝宝宝发出的要求怜爱的信号,或者过于热心,在婴儿已经疲倦时予过刺激,就容易形成非安全性情感依恋。

当然,妈妈缺乏耐心,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婚姻关系不美满,或者是意外孕导致生育,不喜欢小孩子等等。这些妈妈若是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精心照顾宝宝,与宝宝快乐乐地做游戏,给宝宝以愉快的刺激和情感支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还是可以使宝宝产生安全型情感依恋。

3.抚养者要不断学习提高

宝宝刚出生时,新手妈妈没有任何照顾宝宝的经验,很难懂得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虽然有公公婆婆或者爸爸奶奶帮忙照料,但也是仅凭自己的经验而已,他们的方式方法不一定科学合理。

因此,新手妈妈包括爸爸都要不断去学习提高,多找一些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不断提高照顾宝宝的水平,让宝宝能在舒适愉快地成长。同时,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课程,专门讲授如何照顾宝宝,也可以找到来好好学习。如果有需要,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慧妈育儿课堂并给我发私信,我可以免费赠送一些资料给我的读者朋友们学习。

虽然说宝宝形成了非安全型情感依恋,可以适当的补救。但作为宝宝的主要照料者,还是要细心照料宝宝,及时的回应宝宝的需求,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尽快形成安全型情感依恋。等到影响了宝宝的智商发育,造成语言落后,再来补救就来不及了。

大家好,我是慧妈,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草根宝妈,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每天坚持大量学习育儿理论知识,同时专心在今日头条上码字,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育儿经验,所有文章,都是一字一标点,自己认认真真敲打出来的。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探讨科学育儿。有爱的父母,会转发我的文章,让更多的父母受益。

关注慧妈育儿课堂后,点击右上角私信,发送“育儿”,都可以获得价值万元的整套育儿课程资料,包括早教音乐、新生儿护理、宝宝辅食、父母必备的108本电子书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