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不吼不叫的优雅妈妈?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5
"

编辑/吴颖

你是否时常会忍不住地对孩子大吼?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这种情绪呢?

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冲孩子吼叫的状况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并不是件新鲜事。

88%的父母曾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朝他们叫嚷或者尖叫过,甚至数据显示,在7岁孩子的父母中,这个比例会高至98%!

让我们先分析一下吼叫的类型,再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吼叫吧!

01 警告性吼叫

这也许是最能让人接受的一种吼叫,可能是为了阻止孩子跑向马路或者用手碰触危险的物品。

但是,过多这样的吼叫会令孩子产生听觉免疫。如果他习惯于大吼大叫的声音,便很难再有什么力量能抓住他的注意力。

有时候很多妈妈不得不疑惑地想:“我到底做了什么,使孩子要在我吼叫10次以后才会做出反应?!”看,即便这类吼叫有再多的所谓优点,仍旧不能成为日常行为。

建议

按照各种情况给自己制定一个从1~10的吼叫打分标准。比如,如果看到孩子跑到了汽车前你的评分是10,那么他弯腰去抓土时就不要用这个标准了!

02 服从性吼叫

这是最常见的吼叫,通常是因为孩子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做,而你已经提醒过他很多次了。或者是因为孩子带来的挫败感,又或者是因为遭到了孩子的公然反抗。

当然,生气是人的自然情绪,这种吼叫看似不可避免,甚至它还有一些好处,比如能让孩子了解生气和吼叫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等等。

有时候我们也得承认,吼叫还挺管用的,许多淘气的孩子都会在听到父母高分贝的警告后,才能老实下来。

但是,这样的吼叫如果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在里面,那么孩子就无法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对待彼此,而且在未来,他还有可能采用同样的方式回复他所遇到的情况。

想想看,如果你在工作中总要面对一个大吼大叫的老板,你对待下属的态度是不是也会渐变成那样?

建议

纠正孩子的一个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改变。

如果不想再情绪失控,首先要学会在情绪失控前提醒自己,让自己退回原点去想一想吼叫的最后目标是什么,快速在你的策略中搜索一圈,找找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实现……那么你就有可能在大声吼叫之前阻止自己了。

我们还可以在每次感到崩溃、快要失控时,想方设法让自己从这种状况中抽离。比如对孩子宣布:“现在是妈妈消失时间,我要在自己的房间待10分钟,别来找我。”

然后直到自己能完全平静下来不想再大声吼叫为止。

03 过激性吼叫

这个时候你不仅会超越自己音量的上限,还会说出一些令你事后很后悔的话来。

这种吼叫是最有争议的,这种吼叫能帮父母释放消极情绪,也许也能让孩子了解到,你和所有人一样,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但是,研究指出,很多人遭到吼叫的时候,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的分泌就会增加,即使是小婴儿都能意识到周围环境中的威胁。

所以,如果让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高度戒备的状态下,就会影响他大脑的发育。这也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开始学会发脾气或者特别黏人,从而增加彼此的压力。

当然,我们都想过要做最好的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做不到那么完美。

即使我们一直在学习怎样做好父母,读遍了各种解决育儿问题和协调家庭关系的书,但实际情况好像总跟书上写的不一样!

慢慢地,我们会失去耐心并感到困惑:天哪,这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

建议

在养育孩子时,我们是可以保留一丝优雅的。记住,不吼叫也能让很多事情顺利解决,甚至解决得更圆满。

●咬紧牙关并不是妈妈克制自己情绪失控的唯一方法,及时把发生的事情告诉孩子才能更好地够帮助自己避免大声吼叫。

比如,如果感觉自己这几天身体不太舒服或情绪不太稳定,就先给孩子提个醒,告诉他们:“妈妈这几天脾气不太好,因为我没有睡好觉。”

●当你感到特别疲倦时,可以调整原来的计划,以减少让自己吼叫的机会。比如收拾房间是最让你头痛的事,那么就放弃每天收拾的想法,到周末找个小时工或和孩子的爸爸一起边说笑边收拾。

如果在这类的吼叫中,孩子因你说出的刺耳的话而受到了伤害,那么应该给孩子一个真诚的道歉。这不仅仅是为了抚慰孩子,同时也是在告诉孩子,谁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只要事后道歉就能再对孩子吼叫,这不是一个维度的问题。道歉并不能弥补伤害,只是一种愿意弥补的态度。

尽管朝孩子吼叫并不是家庭教育中最严重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都会在事后觉得后悔和愧疚——我们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孩子,但自己却做了这样的事情。

为了让自己少一些这样的后悔情绪和叠加而来的对孩子心理成长的担心,我们不妨多分析一下自己吼叫的原因,从而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替代。

比如例子中的妈妈如果能明白自己吼叫的原因是对时间的把握不当,那么就可以用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早一点出发等方式来避免吼叫。

真心希望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里,都能更加平静和理智一些,把大声吼叫的能量留到房子真正着火的那一刻吧!


"

标签:

上一篇: 胎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