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散学典礼上,邻居家的诗诗被评为班上的“三好学生”,放学的路上,她一手拿着奖状,一手拿着老师发的奖品,走得满面春风。
旁边的奶奶也是眉开眼笑,一路上,见到熟人,就让诗诗把奖品奖状展示给大家看,自然,诗诗收到了很多的表扬:
「哇,诗诗,你真棒!」「你太优秀了!」「诗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们把孩子培养得真好!」
诗诗开心得快蹦起来了,诗诗的奶奶也很得意,说:「诗诗的爸爸说了,拿到三好学生,会带她去香港迪士尼,孩子这下开心了。」
开心的诗诗,让我想起之前网上那个拿了奖状,走路带风,六亲不认的小朋友。
他的妈妈也是答应他,期末考试考到90分以上,就可以给他买单车。
这是许多家长都喜欢用的方式,孩子表现得好,会不吝啬的表扬他,或者给他物质奖励。
在家长看来,用奖励或者表扬,可以激励出孩子更多的好行为。
在孩子看来,得到大人的表扬,得到大人的奖励,是很开心的事情。
看起来皆大欢喜,不过不能长远。
奖励的的长期影响
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这本书中说到:
「我们会对下级的好行为进行奖赏,而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孩子做完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本身需要完成,是因为这件事是他自己的事情。」
用物质来奖励孩子,实际上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不对等的位置上,那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呢?德雷克斯说:
「奖赏不能给孩子归属感。只会让孩子培养出“只有获得,才有价值”的错误信念。」
这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这件事没有给我任何奖励,那我就违抗他们,比如说:
“爸爸妈妈不带我去游乐场,我就不做作业了”,“今天奶奶不给我买冰淇淋,我就不吃饭了。”
过度表扬的长期影响
许多家长还喜欢用表扬的方式,本意是好的——用正面的语言,去激励孩子。
但从孩子的角度,经常被表扬,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
之前有个故事。
说一桌人吃饭,桌上有个3岁的小朋友,在小朋友的妈妈喂饭的时候,她竟然哭着闹脾气了。
原因竟是,3岁的小朋友发现,桌上那个20多岁的大姐姐,竟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她吃饭的时候,给她鼓掌,说“你真棒”。
平时在家,3岁的小朋友已经习惯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围着她,看她吃一口,全家人都要鼓掌竖大拇指,说“你真棒”。
习惯在别人的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理所应当地觉得别人不表扬她,是别人的不对。
经济学上有个名字叫做“挤出效应”,用在心理学方面,可以解释为:外在动机往往会排挤内在动机。
家长的表扬是外在动机,过度使用的话,会将孩子内在追求好行为的欲望排挤出去,失去主动性,甚至会发展成表演型人格。
而实际上,德鲁克斯也说了:
「孩子其实都想有好行为的愿望,孩子的好行为来自于他们希望通过贡献和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天性。」
孩子天生想有好行为,而家长经常因为自己的错误方式,毁了孩子想要“好行为”的积极性。
如何正确的激励孩子?
正确的激励,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感觉被赋予力量做我自己,去提高自己。我感到无条件的爱和鼓励。」
而这,只需要家长学会这3种鼓励的句式就可以了。
1.描述性鼓励:描述发生的事情,通常用“我注意到”,“我发现”,“我看到”开始,而且不一定要用肯定的语言。比如:
我注意到你为这次考试做了充足的复习准备。我发现你每天在睡觉前都会阅读。我看到你最近的作业都是在晚饭前就做完了的。我注意到你今天心情不好。2.感谢性鼓励:感谢过程或细节,而不是感谢结果。通常会以“我很欣赏”或者“十分感谢”开始。比如:
在妈妈午休的时候,你很安静的在你房间自己玩,我很感谢你。十分感谢你,今天跟妈妈一起热情又有礼貌,招待了安安阿姨一家。今天乐乐跟你抢玩具,你没有跟他打架,而是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平息了争吵,我很欣赏你想出的解决办法。3.授权性鼓励:传递我们对孩子的信任,通常以“我相信”,“我对......有信心”开始。比如:
我相信你可以自己解决和妹妹吵架的问题。我对你自己能把饭吃完有信心。我相信你在这次比赛中可以发挥正常,是因为我看到你在平时的每一次训练时,都特别的投入。注意的是,在上面3种鼓励中,并没有价值判断的词汇,像“好”,“棒”,“最佳”之类。
我们把孩子放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以分享的方式,鼓励他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孩子。
用鼓励的句式,我们肯定的是孩子的行为和过程,而不是直接结果,激发的是孩子的内驱力,让他感受到,他的好与不好,都能被父母看见,父母相信他有能力做到更好。
有些家长会困惑,这么说,我们只能用鼓励,不能再说“你真棒”,也不能用物质来奖励孩子吗?
不用那么绝对。
鼓励和表扬的关系,表扬像糖果,偶尔吃很开心,但是吃多了不健康,而且容易上瘾。
鼓励像主食,是你每天需要给自己和家人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多用鼓励,慎用表扬。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你更喜欢用哪种鼓励句式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