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幼儿教育,原来是这样的.....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5
"

如同诗里所说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偶一回头望时,总是活泼泼地,笑嘻嘻地。”生命的延续是上帝送给所有父母最好的礼物,而随之而至的是父母一生绵绵不绝的牵挂与责任。

当我们升级为家长后,不自觉间求知欲也在大大增长从而变得特别好学,翻阅各类育儿书籍,五花八门的父母课堂班,假如还能有幸结识几位教育专家,可以随时供我们咨询各种棘手的问题就更完美了。

幼儿教育是孩子一生漫长教育的开始,深谙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有父母都认同教育从娃娃就要抓好。人生的初始阶段是一生奠基的关键环节,给予孩子什么,就决定他的生命里将生长什么。正如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西方教育一直备受世界推崇,其教育体系一直领先全球,在欧洲的孩子们有着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生长环境,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仿佛已经成为了欧洲教育的代名词。幼儿教育在欧洲教育系统中的优先度极高。欧洲政治界和教育界对幼教领域的重视,主要建立在一个认知共识上:

孩童早年的教育经历,将会对他们此后人生中的教育质量、身心健康、工作能力、社会参与度产生重大影响。

欧洲的许多国家里,父母和老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因为他们知道,过多的指责、关怀、放任和干涉都会最终成为挑剔、压力、放弃和无能的代名词。


在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的学习目标说出来也许会令人惊讶不已 — 一个字,就是“玩”。在玩中学习各种知识、锻炼各种能力。而这个过程里,老师不需要刻意地用嘴巴来教导,只需要做比说多,潜移默化就好。

自理能力和条理性

在欧洲,老师更多的是作为小朋友的大朋友而出现的,幼儿园的教室没有黑板、书桌椅,很难分辨到底是教室还是活动室,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储物箱,让小朋友们从小养成去管理自己物件的习惯。

在幼儿园孩子们都会自己整理衣服、床铺、鞋袜,这些是幼儿园最常规的“工作”。 而每次整理床铺时,老师都会把它做成一个游戏,看看谁铺得最好(留意,不是最快),小朋友在快乐开心的“比赛”中学习了整理。 每天都如此重复,难怪孩子会如此有条理。

培养规则意识

欧洲幼儿园的午餐时间更像是个大派对,老师会和小朋友坐在一起吃饭,并且不强求孩子们必须使用餐具,因为每个孩子生理、心理成长速度都是快慢不一的。也不负责纠正个别孩子的用餐行为或是观察他们用餐多少,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比如,老师用餐时自始至终正襟危坐,左叉右刀,优雅地切着盘子里的食物,不急不缓地咀嚼,不被其他事务分心。当四五岁的孩子们看到老师吃饭的样子时,即使习惯用手来抓饭或是和同学打闹,也会逐渐受到感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随后不少孩子会低头瞟一眼桌子上的刀叉,在犹豫之间拿起来用餐。

讲礼貌

在欧洲,老师认为讲礼貌是不需要刻意教的,他们更倾向于“身教胜于言传”,因为儿童的学习和成长源于对成人的观察和模仿。所以,每次带孩子上幼儿园,你便会感受到浓浓的热情,无论是老师、还是负责清洁卫生的阿姨、还有厨房里的妮妮,甚至陌生的家长们,都会很热情地和你与你的孩子打招呼。

老师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请”,而孩子们帮老师布置了餐桌、打扫了树叶,一定会收获老师的感谢。

发掘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过早灌输知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会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学会分享

与中国的按成绩、年龄分班制不同,欧洲盛行的是错龄分班制度。他们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和种族的孩子按比例科学化分班,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帮助,平等待人并且懂得分享,以拓展孩子的世界观。

同时,幼儿园里都有不同的角色扮演角落区,小朋友平时可以自由组合玩不同的游戏。因为没有任何的课程,所以不存在上课,在幼儿园里,除了吃,就是玩,偶尔会和老师一起唱唱歌,跳跳舞。

孩子们有大部分时间在游戏中学习中相处,学习分享玩具。争执当然是有的,告状也是有的,不过老师说,通常她们会告诉孩子你们自己来解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句“没有大不了”真的是很正能量的引导,往往孩子就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到最后都会友好如初了。

欧洲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