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家里来了客人,叔叔阿姨和一个才两岁大的小男孩。兰兰父母热情的招待着他们,并且让兰兰把玩具和零食拿出来给弟弟,让兰兰陪着弟弟一起玩。
可是兰兰却不愿意,他说那些东西都是他自己的,不想和小朋友分享。父母软硬兼施,用尽了方法,可是兰兰却执意不听他们的,甚至啪的一声关起了房间的门,自己一个人呆在里面,不愿意出来。
显然,孩子进入叛逆期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容易叛逆?1、父母想要孩子为自己挣脸面
朵朵三岁时就被父母送到了舞蹈培训班,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很多舞蹈。每当家里来客人时,父母都会叫来朵朵为大家表演,一段优美可爱的舞蹈下来,客人们自然会送上热烈的掌声,这让父母感到脸上有光,很有面子。
然而长时间如此,朵朵渐渐产生了反感,她不愿意像小丑一样成为大家取乐的工具,毕竟朵朵是真心爱跳舞的,而不是把舞蹈当成满足父母虚荣心的技能。当朵朵一次又一次在客人面前拒绝表演时,自然换来了父母一顿又一顿的责骂,这使得她开始讨厌父母,不想听他们的话,一步步走向叛逆。
很多父母带着孩子给自己挣脸的心态去培养他们,当孩子学习成绩达不到他们要求,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事时,父母就会发怒和发脾气,说一些让孩子伤心的话,负面的话。这不仅会伤了孩子,更是证明了自己的无能!
2、父母希望孩子当他们的副本
小刚的父母学的都是财务专业,如今一个在税务局工作了,一个在审计局工作,这都是让人羡慕的好单位。很自然的小刚父母也希望小刚能够和他们一样,大学时选择相关专业,这样以后就业的范围也广,而且待遇也好。
可是小刚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男孩子就应该趁着年轻出去闯荡,所以他想要选择工商管理,以后自己创业做生意。这自然引来了父母的极力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一切有不稳定因素的工作都等同于无业,等同于浪费青春,瞎胡闹。
成功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和自己一样,因为他们的工作特别好,所以就会希望孩子能够朝这个方向发展,未来去做这个家长认为靠得住有发展的行业!父母觉得自己走了半辈子的路,知道怎样走就是捷径,怎样走不会是所谓的走错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版本去生活!
3、父母觉得孩子不正确是不正常的
婷婷的父母看着身边同事好友的孩子都学了钢琴,于是也让婷婷去学,说钢琴是一项高雅的艺术,将来对她的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可是婷婷试了一次之后就表示不感兴趣,她说自己更喜欢手工,也就是用彩泥去捏东西。
父母显然认为手工学了没用,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愿意花那么多钱让婷婷学钢琴,却遭到婷婷拒绝。父母想要尝试着把婷婷强迫着送到钢琴班,可是婷婷坚决不愿意,甚至说要是父母再这样就离家出走。
父母已经习惯了孩子的听话和乖顺,突然的改变他们很难适应,因为无法适应,使父母没有安全感,所以就会去唠叨和监督。这种行为导致亲子关系的不和谐,最终父母反而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叛逆,和父母的沟壑越来越大。
容易处于叛逆期的三个时期1、可怕的两岁时期
强强刚过了两岁的生日,这段时间他的表现让父母格外头疼。每次去超市总是赖在玩具前不愿意走,如果父母不给他买,就坐在地上又哭又闹,甚至还直接躺在地上打起了滚,着实让父母尴尬不已。
如果父母带着他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门,看到别人的玩具,强强便会一把抓在手里,怎么也不愿意还给人家,惹得小伙伴眼水直流。虽然父母在一旁也训斥强强,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实在不行就跟着小伙伴一起哭,但是手里的玩具却还是不愿意丢。
孩子两岁左右,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此时,他们的脑袋正在快速构建自己的世界,于是潜意识会认为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需要什么的时候,会直接去拿,而不管这是不是自己的东西。而父母制止他的后果,就是孩子更加大声的哭闹。
2、7-9岁的小大人
明明刚刚迈入了小学校园,刚刚离开幼儿园生活的他,显然还不太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特别是晚上做作业的时候,总是需要父母的不断催促,而且写一会就玩一会,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写完睡觉。
父母当然会耐心的告诉明明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别,希望他能够尽快适应。可是明明却还想着自己能像幼儿园一样,凡事由父母代办,当然其中也包括着作业。但这显然是不能被允许的,所以明明和父母之间便会产生矛盾。
7-9岁是孩子的第2个叛逆期,只是和第1次叛逆期不同,这时的他们是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当他们感受到父母和以往不同的态度时,还企图用撒娇的方式去得到父母的帮助,显然这是行不通的。父母的说教只会让他们变得反感,于是采取不听从或者是违背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意愿,也就是父母眼中的叛逆。
3、12–15岁美好的青春期
露露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她开始跟很多同龄孩子一样,渐渐迷上了追星,有了自己喜欢的偶像。她经常会在手机上关注着明星的动态,甚至还想要和同学相约一起去看他们的现场演唱会。
当父母知道这一切后,勃然大怒,他们不仅没收了露露的手机,还每天轮流盯着露露学习,就是担心她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在父母的严厉制裁下,露露只好顺从了他们,选择压抑了内心的情感,当然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每天都沉默少语。
这个时期的孩子,思想意识已经越来越成熟,他们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当然也有了自己的追求。作为父母,应该做到合理的引导,而不只是利用权威强力镇压,这样虽然能得到孩子暂时的妥协,但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其实是不利的。
面对叛逆期,千万别这样做1、强硬对待,全方位打击
涛涛父母最近总是被请到学校去,因为他不是上课睡觉,就是下课和同学打斗,甚至还公然顶撞老师。这些行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显然都是无法接受的,涛涛父母回到家中后,便对孩子一顿打骂,指责涛涛一事无成,让他们丢尽了脸面。
之后只要涛涛表现不好,父母都会采取棍棒教育,这让涛涛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对于父母的话更是置之不理,在他看来大不了就是多一次打骂而已。和身体上的伤痕相比,涛涛心中对父母早已失望,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做出更激烈的行为。
2、只关心成绩
小红的父母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辅导她学习,但他们对于小红的成绩一直都很看重。如果小红考得好,他们自然喜笑颜开物质奖励,但是小红稍微考得不如意,他们便诸多指责,说她比起某某某差的太远,处处不如其他孩子。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父母不要老是把成绩挂在嘴边,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交流非常反感。成绩不是一切,家长更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应该从孩子德日常生活和家事入手,稳定孩子德情绪,打开孩子的心扉,再慢慢深入交流。
3、父母过于敏感,不允许孩子犯错
小艾特别喜欢帮父母做事情,然而只有三岁的她总是帮倒忙。她想帮妈妈包饺子,可是却总是把面粉洒的一地;她想帮爸爸刮胡子,但却经常造成小小的流血事件;她也想收拾自己的衣柜,可是衣服却被翻得越来越乱……
孩子犯错非常正常,父母不要过于敏感,这只是他们成长的毕竟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自主意识的重要时期,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且要允许他们犯错。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犯错以后,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并教导孩子如何改正,学会正确的做法。
4、在孩子面前做不良示范
小豪的父母严禁小豪玩手机,哪怕是查资料也不行,因为他们觉得无法把控孩子,而且玩手机本身就会上瘾。但是他们自己却整天抱着手机看电视玩游戏,甚至带小豪一起出门玩的时候,也不忘捧着手机,让小豪意见颇多。
父母不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举止,很容易给孩子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他们的言行是孩子最直观的教材,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即使孩子没有模仿父母的不良行为,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丧失信心和尊重,久而久之就会疏远家长。
5、丧失信心,放任自流
磊磊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父母不知道说了他多少次,可是磊磊却丝毫没有悔改之意,仍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让父母对他非常失望。渐渐的也就不愿意再管他了,他们觉得反正管也管不住,就任由他自己发展吧。
有些父母在面对青春期孩子叛逆的情况,管教几回之后发现毫无作用,就会对自己和孩子丧失信心。对孩子的言行、做法、想法、成绩等一切都不在关注和指导,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久而久之,等到孩子真的出了问题,才发现为时已晚,后悔莫及。
卡耐基说: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父母在平时需要多加注意孩子的言行,也要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不要用自己所谓的忙、乱等干扰真正的亲子沟通。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呢?古希腊的雕塑家皮格马利翁无意中得到一块上好的材料,他把这个材料雕刻成了一个美女的雕塑,不知不觉中竟然爱上了她。
于是皮格马利翁日复一日却从未间断的向缪斯女神请求,希望能够让这个雕塑变成真人。女神终于被他感动,实现了他的愿望。
从此,皮格马利翁和美女幸福的相伴一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自我实现的预言”,说的是,当我们去期望某件事情会发生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会真的发生。
如何正确用在孩子身上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小学生进行了一个实验。
他对一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智商测试,并且名单中随机抽取了几位,告诉老师他们智商超人,一年之后成绩肯定有很大的突破,当然这些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一年后当他再次追踪调查这几位学生时,发现正如他所料,这些孩子的成绩在年级都是非常优异的。
当然这些孩子的智商实属一般,但是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老师认定了这些孩子很聪明,而老师的这种状态自然也会影响到孩子,使得他们自然而然的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人生中有太多的选择,决定我们高度的只有自己。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接受孩子,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他们。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