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女儿,“感觉你的好朋友安娜很久都没有来我们家玩了?”
她说,“是呀,安娜最近和罗恩经常一起play date。”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事情要从9月份说起,女儿的学校每年开学都会重新随机分班一次,也会根据最新的考试成绩,确定你能不能继续留在单科“天才班”里。
有一天晚餐,我突然想起了关心她数学和阅读的进度,问她在“天才班”还能适应不?
她嘎嘣嘎嘣地大口吃着肉,云淡风轻地说:“我现在不在那个班了。”
???啥???
我急了,摁住了她的筷子:“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啊?”
她爸一脸惊讶:“你难道今天才知道吗?我早都收到邮件了。”
女儿的数学班席位保住了,但是阅读因为没有达到97%的成绩,被残忍地踢了出来。
我有点尴尬,问她:“你难受吗?”
女儿奋力挣脱我的手,筷子戳向盘里的糖醋排骨,一副宠辱不惊的表情:“为啥难受,又不是我一个,内谁谁也被踢出来了,还有内谁谁也被踢出来了……”
学渣和学霸的区别就是,学渣永远在往下比,学霸永远在往上比。
记得小学时我落选区奥赛集训,一个星期都茶饭不思,上学都觉得脸上无光。
小学渣接纳自我的能力,确实比我强得太多。
为什么掉队三个月,我一点都没发现过异样?
回忆起这段日子,女儿好像完全没有被淘汰的事影响过一丝一毫。
每天照样乐呵呵地上学放学,放学最关心的就是今晚吃什么硬菜,睡觉前的憧憬就是明天早上吃什么,最能让她伤心到跺脚的大事就是“又没吃好”!
自从她显露学渣真身之后,学霸安娜和我们家明显地走动得少了,大概歪果仁也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而罗恩,是他们班上的新学霸。
经常听女儿念叨,罗恩记忆力很好,能背到圆周率的后几百位;罗恩地理很好,他能说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罗恩的钢琴,是全班弹得最好的;罗恩中文也很好,能背很多古诗……
有天我去学校接孩子,下课时间过了15分钟,还不见她出来。
走到教室门口,发现罗恩一个人坐在外面,手拿一本闲书,一边读一边噗嗤噗嗤地笑。
而教室里,其他所有孩子们皱着眉头,乱成一锅粥。
今天是奥林匹克数学班的测验日,这些稀奇古怪的智力题,直接成了学霸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我问女儿,“很难吗?会做多少?”
“还行吧,我只猜了三个题。”(一共才6题)
“那罗恩为什么不参加考试?”
“他第一个把卷子做完了,然后交卷出去玩了。”
交卷出去玩了……
过了几天,是中文学校期中考试,考前一天,我陪孩子突击到半夜11点,就那么二十几个字,颠来倒去苦口婆心地复习听写了七八轮,有几个字还是鬼打墙一样永远写不对,几度亲子关系濒临破裂。
最后一轮我疲惫地挥挥手让她上去复习错题,过了半个小时,楼上一点声音都没有了。
我和她爸慌了,鬼鬼祟祟推开她的房间,果然,这家伙趴桌上睡着了,笔扔在一边,纸上也就歪歪扭扭地写了三五个字——睡前还不忘找了床小毯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暖暖和和的。
面对此情此景,我俩相互看了一眼,电光火石之间,老夫老妻已经用眼神完成了5000字的激烈吐槽。
第二天考完出来,她兴高采烈地向我跑来:“妈妈,我考了第二名!九十分!是不是很棒!有人只考了70多分!”
我赶紧满脸堆笑说:“哎呀你真棒!”
但其实内心是有点小失望的,昨夜长达5个小时的煎熬,气得我偏头痛发作的成果,竟然只有90分??我小学的语文考试,父母从来没管过,哪次不是满分?
我漫不经心地问,“第一名是谁?”“罗恩,他98分。”
啥?又是他?
人家一个美国出生美国长大的美国人,竟然比一个中国出生中国长大的中国人,中文还远远甩出8分!!
还有天理吗?
考试结束,罗恩的妈妈约我们周末play date,能收到学霸家的邀约,我当然开心得连连点头,心想着可得好好逮住他妈问一问,平时都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到了周末那天,罗恩来了,手上拎着个袋子。
一般小朋友去play date,会准备点零食水果之类的带过去也正常。
罗恩的袋子一打开,是一本黄亮亮的奥林匹克数学习题集……
平时小姑娘们的play date,也就是玩玩乐高、芭比、画画、过家家之类的,罗恩来play date,俩人先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个小时奥数题,然后开始谈论如何用scratch编程语言做一个小游戏……
我终于理解了安娜的妈妈,为啥更喜欢孩子和罗恩玩,换我,我也选罗恩这样催人上进的小伙伴啊!
罗恩妈妈来接他的时候,我马上上前虚心讨教,问题连珠炮弹一样:
“你家孩子这么优秀,你平时都是怎么教育他的?每天要做哪些数学题?
他的中文为什么也这么好?他平时玩不完IPAD?”
罗恩的妈妈有点招架不住,她努力地望天回忆了一下,特别迷惘地告诉我:
“我们平时真的从来不管他学习的,全靠他自己。他想学什么,就跟我们说,我们就给他报班,带他上课,其他都不用我们操心。
我们也没过吼作业,他每天回家,休息半个小时,不用我们催,自己就知道去把作业做完,顺便把琴练了,不用人push。
至于中文,他也纯粹是因为兴趣,有一年我带他去了趟上海,一周的时间,他就对中国的文字开始着迷……”
越听我越绝望,家长为什么要推娃推到高血压,你以为我们想吗?
因为有些娃不推就不动啊!
这样的同学,我读书时也见过。
我们以前高中火箭班的某位学霸,染头发弹吉他逛夜店,一考试就是年级第一,甩年级第二名2、30分,轻轻松松进了清华。
假学霸,白天课堂上睡觉,晚上回去偷偷熬到凌晨,装出一副我天天玩成绩还好的样子。
真学霸,就是智商、效率、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执行力上的全面碾压。
你说家庭教育是决定性因素吗?
我认为也不全对,家长只是个催化剂,关键还得看原料。
我见过一个朋友的例子,他小时候住着棚户区,父母下岗了,也没有文化,靠摆摊度日。
家里兄弟俩相差两岁,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一模一样,但是哥哥就是不学无术,混迹街头,而他从小就是天然的觉得学习能使他快乐。
最后他考上了重点大学,又考上了TOP2的研究生,他的哥哥,吃喝嫖赌,浑浑噩噩一生。
一样的家长,一样的家境,也养出了截然不同的孩子,让兢兢业业的家长们完全摸不出门道。
通过和学霸妈妈的聊天,我印证了一个十分扎心的结论:养孩子,就像中彩票一样,很明显,我抽中了一张“谢谢惠顾”。
学霸绝不是家长鸡血一样推出来的,普通家长能把孩子推进211已经是功德圆满,想推进顶尖高校,家长努力不努力,已经不重要了,全取决于孩子是不是那块料。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学着认命,也是中年人放过自己的一种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