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是一部关于吃纪录片。”看着春笋从新鲜的土壤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光,一打开活泼乱跳的鱼儿让人心生欢喜,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我这仿佛想起来家里面的蒸馍,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的落泪,多享受的生活,多么可爱的生活。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具一格-“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门 ”让那些想了解中国的人们在此片中感受到家的味道,慢慢体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的底蕴。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家里面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体会到工作的意义,也有人升华到爱国以及文化的高度。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片就是在不经意间火了起来,就像是最美味的食物往往是最简单的烹饪。
真诚是艺术的最高主题,我们只有感动到自己才能够感动到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这让我不禁陷入思考。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呢?是不是文化工作者应该好好反思呢?
我想它所传达的就是我们平常的生活,生活处处都是美丽的事物,还有就是隐藏在美食中的文化与故事。我们把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输给那些需要的人们。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美食的寻找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