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菌 >
健康养生相关知识 > 全球麻疹“回潮”,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日,全球麻疹“回潮”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公众更关心的是,我国麻疹疫情的防控形势如何?是否会受到波及?又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
专家表示,从目前的监测情况看,我国麻疹疫情较为平稳,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下降,2018年全国麻疹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的0.28/10万(全国报告病例数不到4000例)。2019年1~3月,全国报告麻疹病例不到600例,同比下降了60%。
在全球麻疹“回潮”的背景下,我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坚持免疫规划政策不动摇,人群中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进而形成免疫屏障。
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便只有5%的人对麻疹无免疫力,绝对人数也不容小觑。随着易感者不断累积,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再发生疫情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在坚持免疫规划政策不动摇的基础上,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全球共同的难题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成功消灭天花这一曾肆虐人间数千年的烈性传染病。这也是人类首次借助疫苗攻克传染病。
下一个目标,锁定了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播,具有传播迅速、波及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
在业内,麻疹有个绰号——见面传。意思是,任何没患过麻疹也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易感者,只要与正在患麻疹的病人见上一面,甚至未曾谋面,只要进入病人刚离开的房间,都有可能被传染,由此可以窥见麻疹病毒的威力。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里,麻疹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仅次于鼠疫、霍乱这两个甲类传染病。
麻疹病毒虽然威猛,但其只有1个血清型且抗原稳定,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加之已有相应的疫苗——接种2剂次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对受种者的保护效果可达95%以上。“因此,相比其他病毒类传染病,人类完全有可能通过普及疫苗接种,消除麻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说。
消除之路却并非坦途。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曾试图在2012年实现本区域内消除麻疹的目标,却未能如愿。世卫组织当前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全球6个区域中,至少5个区域消除麻疹,其中就包括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
要实现新目标,形势仍不乐观。
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全球多个国家遭遇麻疹疫情,其中以欧洲为甚,病例数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10个州共报告101例确诊病例,虽然病例数较欧洲国家并不算多,但由于2000年美国已实现消除本土麻疹病毒,所以已属于疫情暴发。
在西太平洋地区,截至2月20日,菲律宾共报告11459例麻疹确诊病例,189例死亡病例,仅2月17日—20日4天,就增加了3000例确诊病例和50例死亡病例;日本目前共报告167例麻疹病例,这是该国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麻疹疫情。
对于全球麻疹“回潮”,业内普遍将之归因于“反疫苗运动”使部分民众对接种疫苗产生了抵触心理。
导火索发生在1998年。时年,《柳叶刀》杂志刊发了一篇声称“麻腮风三联疫苗与儿童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的文章,由于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巨大声望,引发了人们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
虽然时隔12年后的2010年,《柳叶刀》杂志以“研究结果不能重复”、“利益冲突”等理由撤回了该文章,但期间疫苗接种率已受到很大影响,仅美国就有超过10万名婴幼儿没有接种任何疫苗。
记者注意到,我国虽未出现大规模“反疫苗运动”,但也曾对接种麻疹疫苗提出过质疑。
2010年,我国实施麻疹疫苗群体性补充免疫(原称“强化免疫”),涉及1亿儿童,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体性疫苗接种。实施初期,“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推广麻疹疫苗是西方阴谋”等谣言便在网络上兴起。经卫生部门耐心宣传解释,工作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从监测结果看,此次群体性免疫对防控麻疹疫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冯子健说,此后我国麻疹发病率持续下降,2018年达到历史新低。
我国麻疹疫情较为平稳
面对全球麻疹“回潮”,公众更关心的是,我国麻疹疫情如何?又该如何应对?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研究员马超介绍,我国麻疹防控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
1964年以前属于自然流行阶段,彼时,国内疫苗尚未研发成功,全国麻疹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年发病率最高达1500/10万,大约1~2年出现一次流行。
-
1965~1978年为不规则接种阶段,该阶段国产麻疹减毒活疫苗已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年均发病率下降到了500/10万左右。但由于尚未实施计划免疫政策,各地免疫程度不均,每隔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
1979年至今为免疫规划阶段,期间还实施了大规模的群体性补充免疫,此后保证了95%以上的疫苗接种率,发病率大幅下降,2018年降至历史最低的0.28/10万(全国报告病例数不到4000例)。
“从目前的监测情况看,我国麻疹疫情较为平稳。”马超说,2019年1~3月,全国报告麻疹病例不到600例,同比下降了60%。
另一方面,需要正视的现实是,虽然我国麻疹发病率已大幅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即便只有5%的人对麻疹无免疫力,绝对人数也是相当庞大的,随着易感者不断积累,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再发生疫情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病例中各年龄组发病数占比也有所改变。“虽然发病仍主要集中在8月龄左右的婴幼儿,但近些年15岁以上人群占比显著升高。”马超说。
“原因是多方面的。”马超解释,首先,麻疹疫苗接种率、免疫成功率并非100%,这意味着仍有儿童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了疫苗但未成功产生免疫力。“这些人作为易感者在人群中不断积累,这也是为何要在2010年实施群体性补充免疫的原因所在。”
其次,我国麻疹发病年龄“成年化”也与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成年人比例增大有一定关系。
麻疹素有免疫接种“晴雨表”之称,亦即,是否出现麻疹疫情,考验着免疫接种工作的成效。
专家表示,全球麻疹“回潮”,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基本平稳,主要得益于坚持实施免疫规划政策,使得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但要实现消除麻疹,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局部地区常规免疫工作薄弱、易感人群快速积累可能导致疫情“抬头”,如果预防性群体补充免疫措施不到位,麻疹疫情监测报告、调查处置不及时,也会成为助推因素。
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麻疹疫情处置投入的资源多、效率高,且人群密度较低,疫情发生之后大多能迅速控制二代、三代病例,“我国地区差异较大,这方面工作相对薄弱。因此,一旦发生疫情,处理难度更大。”马超说。
坚持接种疫苗是第一要务
“要消除麻疹,坚持接种疫苗是第一要务。”冯子健说,根据对麻疹“传播力”的测算,要在人群中发挥免疫屏障作用,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率须保持在95%以上。
目前我国实施2剂次的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免疫程序,即第1剂次在8月龄接种麻风联合疫苗,保护效果能达到90%;第2剂次在18月龄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保护效果可达到95%以上。
2007年扩大免疫规划后,我国常规免疫中便不再接种麻疹单价疫苗,转而使用麻风联合疫苗以及麻腮风联合疫苗,从而增加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力度。“但如何为人群中那些免疫失败或错失免疫机会的人实施补充免疫,仍是很大的挑战。”冯子健说。
此外,全球化时代,传染病无国界。美国在2000年消除本土病例后,此次因输入性病例导致麻疹死灰复燃,香港机场近日也出现了小规模麻疹疫情,均为输入性病例所致。“因此,相比消灭天花,在全球化时代要消除麻疹,难度更大。”冯子健说。
就国内而言,我国人口流动对麻疹疫情的影响也尤为显著。每年大量人员离开家乡到东部城市务工,一方面可能导致麻疹的跨区域流动传播,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当地麻疹易感人群数量、发病率及免疫压力等。
短评:用疫苗透明度赢得公众认可度
全球麻疹“回潮”,人们将板子打在了“反疫苗运动”身上,似乎只要对其予以驳斥,公众便会自觉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接种率下降的问题便会得以解决。
但冷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说由于《柳叶刀》杂志的巨大声望,使得其刊发的文章引发了公众对疫苗的质疑,那么,为何当杂志撤稿并对此予以说明后,“反疫苗的认同度”并未由此消弭?换言之,为何谣言深入人心,而辟谣却难沁心脾?
在这一问题上,既往常将症结归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事实上,除了解决“受种者”的不足之处外,作为免疫规划疫苗的供给方,政府部门同样有很多可为之处,提高疫苗透明度就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
透明,体现在疫苗的整个环节——研发、生产、运输、储存、接种等等,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一些政府或科研机构通过公众开放日的方式,邀请百姓和媒体走进以往陌生的厂房、机关办公场所,身临其境,了解这些机构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在提升疫苗透明度上,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让公众走进疫苗生产车间,亲眼看看接种在自己身上的疫苗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这比生硬地告知“疫苗是安全的”更能为人所接受。
此外,在发生类似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时,政府机构也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透明度,让公众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做到“政府说的清楚,百姓听的进去”,进而有效化解潜在的社会风险,获得百姓的认可。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