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于体内的异常的嘌呤代谢形成大量尿酸,造成体内长时间处于高尿酸血症状态,从而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处沉积导致的一种免疫代谢性疾病。
痛风也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有关,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使用16S rRNA 测序的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与健康人群比较有显著降低,与年龄等其他因素无关,这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痛风的发病过程。
α多样性: 主要关注局域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因此也被称为生境内的多样性
通过对痛风肠道菌群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痛风病相关的微生物种类和基因,结果发现痛风患者的普拉梭菌、丁酸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的数量与健康人群相比是明显减少的,而痛风患者体内的拟杆菌属在肠道中显著富集。痛风患者肠道菌群的高度分化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过肠道菌群来诊断是否患有痛风。
基于细菌 16sRNA 的测序结果表明,拟杆菌、Holdemania、Anaerotruncus 和其他几种细菌与痛风病呈正相关,而痛风患者肠道内的普氏粪杆菌、粪肠球菌和瘤胃球菌数量是下降的,这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一致,这揭示了一些潜在的细菌群落可能与痛风有密切联系。
拟杆菌:细菌的一种,在其内还可划分为拟杆菌属、梭杆菌属、脱硫弧菌属、脱硫黄单胞菌属等
Holdemania:霍尔德曼氏菌属,细菌的一种
Anaerotruncus: 厌氧棍状菌属,细菌的一种
因为细菌的种类与痛风有关系,所以可以根据这些潜在的细菌菌落的相对丰度来辨别是否患有痛风。
肠道菌群与痛风的发病活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通过痛风指数网络发现,粪拟杆菌和木糖降解拟杆菌富集于痛风患者体内,在过去的研究中,粪拟杆菌是公认的炎性肠病的一个生物标志物,通过粪拟杆菌产生的 ompW 蛋白是与炎性肠病相关的免疫应答的一个对象,因此丰富了痛风患者肠道内的粪拟杆菌,从而潜移默化的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
据报道,普氏粪杆菌的大量减少具有抗炎的特性,揭示了痛风患者丁酸合成降低。丁酸在肠道内的保护机制包括提供营养,促进肠黏膜的生长和修复,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和并抑制致病菌,从而减少许多由丁酸合成引起的生理学疾病。
另一方面,黄嘌呤脱氢酶可降低痛风患者体内的嘌呤,而尿囊素酶可以降低痛风患者排泄的尿酸尿素。因此,肠道菌群与痛风发病的活动之间的联系可能是过于丰富的黄嘌呤脱氢酶和肠道菌群的相对缺乏可能积累了更多的尿酸,加重痛风症状。
慢性低度炎症的发病主要原因之一是肠道菌群紊乱诱导发生了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使外周血中 LPS 水平降低,可能为治疗痛风等代谢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