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坏玩具,我变成了孩子口中的“坏妈妈”,太委屈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4
"

不知道大家还对自己小时候的玩具有没有印象,用木头削的玩具枪,摆满台阶上的泥巴,一根万花筒、男生钟爱的玻璃球。这些在现在看起来普通甚至“简陋”的玩具,却在80、90后的童年带给他们很多快乐。

在我小时候家庭条件很一般,因为在农村,我和小伙伴的玩具就是随处可见的泥巴。我们会用他们做各种造型,摘路边的野花野草“过家家”后来过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洋娃娃,我开心都跳了起来。

原创插画

现在我也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觉得经济条件好了,玩具的款式也变多了,不应该让我的孩子也像我小时候那样无聊,所以在逛商场的时候我会格外注意那些新奇好玩的玩具,家里更是被我对了满满几箱子。

可是慢慢发现,宝贝们对我买的玩具不太感兴趣,刚拿到手的时候很开心,过了几天就被他们无情的扔在了角落里。却对一个玩具情有独钟。尽管很旧很破了,甚至小火车已经不会自己开动了,他还是每天抱在怀里。

曾经有位宝妈在知乎上提问:我扔掉坏掉的玩具有错吗?

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刚刚和父母分开睡,父母忙着给他装修新房间,也顺带收拾了孩子的物品,在这过程中妈妈发现了一个女儿很小时候的布娃娃,衣服已经被洗的掉了颜色,原本金黄色的头发也掉了很多,她打算换掉,并且买了一个新的。

这天女儿放学回来,看到自己的新房间很开心,她走进去在房间里一直寻找着什么,看得出来很着急,女儿转过身来问妈妈看到我的“爱丽丝”了吗?(爱丽丝是她给娃娃起得名字),妈妈笑了笑把新买的娃娃拿出来,并说“爱丽丝”太旧了,我把她换成了新的了。

听到这里,女儿伤心的大哭起来:你怎么可以不经过我的允许扔掉我的东西?你是个坏妈妈!妈妈抱着新玩具愣住了,一旁的老公也没敢说话。妈妈委屈的说,我只是想要给女儿换一个新的。女儿哭着喊道:“我就要那个旧娃娃”!

爸爸这时机智的做法,挽回了濒临“破碎”的母女关系,他想起来娃娃没有扔进垃圾桶里只是被妈妈打包起来了,就让妈妈陪涵涵一起把玩具找回来,并为“爱丽丝”做了一身新衣服,看到女儿重新露出了小脸,妈妈这颗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原创插画

01.孩子太专注一件事是好习惯吗?

不能片面的去理解这件事,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试着去了解为什么喜欢“旧物”

人都会有恋旧的心理,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可能一件衣服就代表着一个故事,对孩子有不一样意义。

或许你已经忘记那个娃娃是你送给他的第一个礼物,或者送他娃娃的人在她他心里的地位很重要。也有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那个娃娃一直陪着她,承载了他很多回忆已经成为了习惯。

✔父母不要刻意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否则会使他们心里产生阴影

只要避免过度沉迷于过去的行为,是不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的。

区别于扎在玩具堆里的玩法,这种专一模式更加能锻炼孩子认真,专研的能力。

02.为什么孩子对新玩具三分钟热度?

➀、不是很喜欢

如果一个玩具不是宝宝想要的,他可能图个新鲜玩过就忘记了。

随着对早教的重视,更多的家长选择给孩子买“益智玩具”,这些玩具的初衷是好的,由于一些益智玩具比较复杂,长期大量的研究这种玩具消磨了孩子玩的天性。效果也不尽如意,违背了父母的初心。

➁、没有发现有趣之处

当面对一个陌生的玩具,孩子们可能会找不到玩法,不知道该如何与新玩具“相处”。需要父母带领孩子一起研究。

③、玩具太多,“挑花眼”

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喜欢的玩具大都是一类的,而不是越多越好。托马斯系列,芭比娃娃系列,很少看到他们喜欢不同种类的玩具。

原创插画

03.如何平衡孩子对新旧事物的认可

✔给他真正需要的

在给孩子买礼物,或者带他见识新鲜事物之前和他商量一下,了解他内心真正喜欢的,并且让他有心理准备,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

✔带他探索新奇事物与过去的不同

世界是变化的,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

✔尊重孩子的选择

不要过多干预他的私人空间

04.专一的孩子的“过人之处”

对于这一类孩子还有一特点就是玩耍,或者是看动画片时特别专心。有时候还喜欢发呆。

涵涵就是这样的女生,在她给玩具“上课”时。或者看动画片时别人跟她说话他都比较敷衍。甚至听不到。感觉完全沉浸在那个世界里了。

这天涵涵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外面发呆。妈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并没有发现什么,于是便问:宝宝,你在看什么呀?涵涵并没有给出反应。妈妈加大音量喊了一遍,这时女儿慢慢回过神来问:妈妈白云都跑去哪里了呢。

后来涵涵妈妈发现女儿玩游戏的时候很安静,不会到处跑。她最喜欢家里的一套乐高玩具。反复的拆装也不会腻,偶尔妈妈想跟他一起玩却不知道怎么参与到他的世界里,她有时候会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所以他咨询了相关专家。

专家告诉他,不用急,这是涵涵专注力培养的重要时期!

“专注力”强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总会有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事物研究更透彻

相比只看到表面现象。他们求知欲更强。热衷于挖掘“背后的奥妙”,善于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许多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人就具备“专注”特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外界环境缤纷复杂。人们时刻受着大环境影响。具备较强“专注力”的孩子是外界不良影响会小很多。例如他们可以在嘈杂的晚自习课堂安心写作业,考试时也不会因为外界而影响发挥。

→理解能力强

这类宝宝上课听讲更认真,接收到的有效信息也会更多。老师讲的知识点他都会牢牢抓住。

→有恒心

做事不会半途而废,他们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问题的所在,并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原创插画

05.那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来了,如何培养一个专注的宝宝,并且让他不失孩子该有的天真呢

✔首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才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要打断他

好多家长会在孩子写作业时陪在身边,刚一动笔就指出不对的地方,或者不时送水果,送水给孩子。这种行为打断孩子的思路,并不可取。试着给他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让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及时与他沟通

跟他谈一谈他最近有什么新发现,了解他最近的苦恼,帮助他解决遇到的困难。

✔劳逸结合

适当的休息放松很重要,不要给他过多的压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不一定说“专注”类型的宝宝才是最完美的。

淘气的宝宝也许是个体育健将

爱讲道理的宝宝或许会成为桃李满天下的教师

活泼好动的宝宝说不定就是聚光灯下的舞者

爱搞破坏的宝宝

文静的宝宝......

等等

每个人生而特别。你发现宝宝的独特之处了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