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明天他就要吃生活的苦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黄宗羲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溺爱不是爱。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苦。

天下父母都爱子女,而有远见的父母,懂得逼孩子一把,懂得让孩子学会承担和经历,有些风雨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承受和经历,有些磨难只有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后才可以更好的成长。

舍得让孩子品尝生活的苦,才能教会他们珍惜到手的甜。

龙春华 宸冰

宸冰:我们会发现一些年幼孩子的家长稍微这孩子出点问题:磕了、碰了、感冒了、生病了就如临大敌,觉得世界都要崩塌了。以你的经验,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难道这不是正常的吗?孩子又不是养在试管里,又不是养在真空里。

龙春华:现代家庭就是四加二加一的家庭,四个老人所有关注的重点都放在孩子身上,过度关注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为什么我一再说我们要尊重孩子呢?结合过去的一些教育,像我小时候在农村时,那个时候环境比较单纯,我父母天天有很多事忙,现在家长每天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你到哪儿我的眼睛就到哪儿,我觉得这个特别可怕,他就会把孩子完全就束缚起来了。有很多妈妈她的内心不够强大,她太害怕我的孩子受伤了怎么办?

宸冰:到底是这个世界太危险还是家长的心理太脆弱?

龙春华:我觉得双方都有,像我小时候在农村里四面八方的跑没有问题,家长丝毫不用担心我被人拐走,但现在的孩子不行,走到哪儿你得看到哪儿,它确实一个是环境因素。所以我们的内心会觉得不够安全。所以我一直在强调这件事,包括我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我都在跟他们讲:你们回去要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好好加强学习,现在需要学习的不是你们,是他们。

而且我认为绝大多数年轻的妈妈们,实在是需要接受一些包括心理学的教育、包括自我调试的教育、包括如何正确地处理关系。很多人都会用天经地义的方式来定义母子关系,但我认为它应该是非常清晰的界定。作为一个母亲,你跟孩子之间是有一定界限的,你要知道你什么可管,什么不可管,不是什么都要管。

宸冰:你书中大量的内容都来自案例:孩子做了什么事,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考虑的,包括我看到曾经也有离家出走是吗?

龙春华:有,都有过。

宸冰:这样的过程其实对大家都是有一些启发的,所以自我调试能力很重要.


龙春华:我觉得我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会越挫越勇。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地去调整我自己。比如我今天很伤心难过,我就会写一段文字,写完了之后又开始生龙活虎了。我觉得这本书不是教大家怎么来教育孩子的,这本书是教大家如何去感知一个妈妈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它还没有总结为一个方法,比如说你用的标题可能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但实际上我们表达的是家长在这过程当中是怎么思考这件事情,是怎么观察到的,是怎么思考的,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其实它不是让孩子在管理自己的情绪,它是让妈妈在管理自己的思想,因为孩子没有学会管理自己情绪之前,他需要妈妈去一步一步的辅助的,你得去让孩子去体验情绪、认知情绪、从而学会管理情绪,包括怎样去发现情绪,发现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绝大多数人会忽略这件事,就觉得应该忍。

宸冰:你会在他面前发泄吗?

龙春华:会,我经常跟很多妈妈说,不管是我个人还是在家庭,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在孩子面前,我觉得妈妈就是最真实的,我有喜怒哀乐,妈妈不是每天都是一个笑脸,比如你有情绪,但你不能让这种情绪成为常态,有时候事情发生了,不高兴了,我就明确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很生气;有时候我很难过就会告诉他,孩子其实孩子会给你一定的安抚。

记得那时我跟我婆婆吵架坐在那里哭,眼泪哗哗哗的流。我儿子那时两岁不到,他就从桌子上扯了一卷纸下来,我当时觉得他是想要玩那个纸,我还挺想去阻止他,因为自己心情也不好,也没有想着去,就想着你自己想玩就玩吧,我也没那个心情来搭理你。可其实是他把纸拉下来给妈妈擦眼泪。所以我觉得生活即教育,我觉得生活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对酸甜苦辣有所体会。

宸冰:但从借鉴的角度来讲,在方法的指引上,我们是不是更需要给很多家长一些更系统的知识。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包括家长的时间、孩子的时间等。你观察到的可能是你的孩子的表现,因为我看到的就是你的孩子,从你书中的表现来看,他基本上算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但是我不认为乖是一个孩子的最高评价,我觉得孩子乖也挺可怕的,但确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那种格外调皮的孩子,你觉得如果把那样的交到你手里,你还是能够把他教好吗?

龙春华:我觉得可以,因为每一个孩子其实他跟我们成人的内心需求是一样的,他渴望被看见,他渴望被认可,他渴望被肯定,所以你看到每一个孩子,不管他多么调皮,不管你看到他怎么样的状态,其实你看到的可能只是行为,你最多的是要通过他的行为去挖掘他的内心需求。

宸冰:所以特别皮的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龙春华:其实我觉得其实调皮的孩子特别聪明。我觉得这个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孩子具有自身的生命成长规律。比如我家孩子有一个时期他会说脏话,他会骂我:妈妈,你个傻逼。那个东西就在那里,你看不见,但如果在我们成人来看,你一定觉得他这是不好的说法,但如果你足够了解孩子时,你会发现孩子他有一个敏感期,当他过了这个时期后,他又会是那个非常可爱的孩子。

我们成人把什么理解为调皮呢?我不认同的行为就是调皮。我让你乖乖坐在那里,你非给我爬上爬下的,那就是调皮。但你不知道他爬上爬下其实是在探索世界。他从一个高处跳下来,其实是在感受空间,我觉得家长需要去判定这个行为,你要知道是不是孩子自身的一种发展,如果是自身的一种发展,其实你是可以去给他准备好这个环境的。

比如我们家孩子乱涂乱画,我们可以完全把墙上贴一片墙膜,自己去画就好了,你想画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我也可以在地上拿一张不要的白色的衣服放地上让你随便画,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解决。但如果有些孩子他他更多的是求关注,其实这个行为我可以不去做,但我为了引起你的关注,特意把杯子摔了让你听见,这时候家你应该去反思平常是不是足够地去关注你的孩子,可能你关注到是他的行为,没有关注到他的内心。

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做到尊重孩子,其实他会对你非常顺服,但如果你没有做到尊重他,这就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有一些孩子属于胆子型的,你越不尊重我,你越要怎样,我越有反抗的活力,我就是要给你反抗到底。但有一类安静型的孩子,这类孩子他会觉得妈妈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了,这样的孩子他的内心特别痛苦,因为他内心最真实的世界表达不出来,在妈妈的压迫下他会不断地失去自己,当他有一天长大时就会发现他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宸冰:家长是唯一不需要考证的职业.但你想一下你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我认为每个家长每每想到这件事都应该会出一身冷汗,我到底能不能承担这样的责任,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凭着本能觉得我不也就这么长大的吗?我们家孩子凭什么不能这么长大,我们今天不再说我们人类的进步会依靠着一代又一代的进化,实际上那个进化还是那一代人自己完成的。

一个家长能做的只有两件事,在我看来一个是无条件的爱,还有就是帮助,你不能教他什么,你也教不了他什么,但绝大部分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他真心的帮助,适当的提供一点点引导的方法,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修炼好自己。

孩子是家长最好的老师,不是说孩子能教你什么,而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你能发现你身上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可能因为平常我们成年人彼此相处会下意识的收敛自己、控制自己,会努力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来,对待最亲近的人的时候,最真实的状态才是你本来的样子,所以我觉得不管是这本书,还是你刚才分享的这些心得,我觉得最值得借鉴的是我们希望去分享给更多的家长,一个妈妈是怎样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才有可能把最好的一面给你的孩子.

龙春华:当你自己光芒万丈的时候,你的孩子自然精彩。所以我觉得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因为他天生富有模仿力。

宸冰:榜样不一定,我觉得好多家长可能担不起“榜样”这两个字,但我认为至少你不要起一个坏的示范作用。因为我们也接触很多家长,你会发现很多孩子对家长的那种不屑。你要想一下那个孩子是你的亲人,跟你有深刻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但他会对你采取这样一种态度,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想这个原因不仅仅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孩子本身,更重要是来自于家长,从这个角度讲做家长是漫漫的修行道路。

孩子在他的成长路上会不断地面临各种问题,他进入社会,社会会给他上另外一课,甚至有可能跟你上的不一样,你想好应对这个挑战了吗?

龙春华:我觉得我想好了,不管未来的环境怎么样,但我觉得对于孩子得培养你要抓住最基本的点,主要核心的东西抓好了,将来他不管是进入小学,进入中学或者是将来出身社会,我们都要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前提条件都是在人格健全的情况下,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将自己去解决,你需要妈妈给你提供意见的话,可以问我,你觉得可行就采纳,不可行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走。我觉得人的成长一定要摔跟头,摔倒了你才会爬起来,才会想我为什么会摔倒?我要怎么走才能更好?

宸冰:你不怕摔倒之后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或者又有可能那个时间就浪费了。

龙春华:我觉得每一朵花,它都有自己花开的时间。我觉得人生每一条路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如果一个孩子,他一定会在那个地方跌倒的话,作为父母,你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在他跌倒时,怎么想办法能给予他更好的帮助。

宸冰:人可能一生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早遇到比晚遇到强,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有价值,这件事情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的道理,所以还不如早早的明白,其实就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更加的轻松一点,我觉得放轻松比什么都重要,过度紧张动作一定变形。

希望每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够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评价不来自于任何一种外在的眼光,不来自于社会体系,甚至不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我们的评价只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而你的内心够不够坚强,够不够坚定可能来自于不断的阅读和学习。

对文章感兴趣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宸冰读书。查看更多优质精彩内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