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子不想去幼儿园,反被妈妈表扬,网友:妈妈的做法值得效仿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而3岁宝宝上幼儿园,就是他生命中所要面临的,第一次与父母的分离。几年前,一部名叫《幼儿园》的纪录片,记录了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14个月的生活全貌,这部纪录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小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在大人的视角里,上幼儿园只是给孩子交一点学费,买一些学习用品的小事,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幼儿园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分离,意味着独自面对小社会,哪一个都不轻松,甚至对于幼小的他们来说,真的有点艰难。

前几天,闺蜜平平和我说,自己3岁的儿子毛毛已经入园了,本来前几天还挺高兴,但是这几天突然不想去了,每天早晨起来都在嘴里嘟囔着:“不去幼儿园,不去幼儿园……”平平刚开始还安慰毛毛,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可是见到毛毛这么排斥,便也不再强制要求他。家人都不赞成她的做法,觉得她太骄纵孩子了,结果,平平把自己的做法发到朋友圈,反而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值得很多家长观看,其中蕴含了很多育儿的道理

无条件养育让家长更关注孩子,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原来,自从毛毛拒绝去幼儿园,平平便和幼儿园的老师取得了联系,老师告诉平平,这几天,毛毛和幼儿园小朋友闹了矛盾,平时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不理他了,还告诉其他小朋友,也不要理他。

这下子,平平知道了原因,于是,她主动和毛毛沟通,了解毛毛内心的想法,来给毛毛提建议:希望他能够主动和同学化解矛盾,而不是继续冷战。第二天,毛毛就去了幼儿园,回来后告诉平平,他和小朋友和好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是止,热情、冷漠等情绪都是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无论是认为授奖还是自然奖励。也就是说,毛毛之所以从喜欢去幼儿园,突然转变为拒绝上幼儿园,本质原因都是自己曾经在上幼儿园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感觉被削弱了,那这里面就一定有其原因。

孩子所做的很多事,背后都有原因,而非因为孩子任性。

平平的做法,其实是典型的无条件养育。所谓无条件养育,是跟传统的有条件养育相对的一种育儿模式,有条件养育认为,孩子的行为才是家长需要关注和改变的重点,而不是产生行为的心理基础。但无条件养育恰恰相反,并非放纵孩子的所作所为,而是重视与孩子一同反思。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

传统的有条件养育,都有哪些危害?

生活中,能够像平平这样,做到无条件养育的家长,其实并不多。几天前,我在下班路上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小女孩跟在妈妈身后,妈妈不停催促,“你快点走,再磨蹭咱们就赶不上公交车了。”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个洋娃娃,看样子,洋娃娃的衣服丢了,所以小女孩很不开心。

妈妈回头看了看磨蹭的女儿,很不耐烦,大声吼道:“你能不能快点走,赶不上公交还得打车,多花几十块钱,你妈哪有钱!你快点走,我就回去再给你的娃娃做一套衣服,你再磨蹭,我就给你扔掉!”小女孩听了,不仅走得更慢了,还低声哽咽。

母亲对孩子有条件的爱,其实非常伤人

这位妈妈的做法,让我看得很心塞,原来,母亲对于女儿的态度好坏,完全取决于女儿的表现,女儿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母亲惩罚,剥夺自己最心爱的洋娃娃。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就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罗杰斯认为: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并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表现自我时,才是有价值的。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晦涩,说白了,就是孩子会在家长有条件的养育之下,变得不自信,变得自我怀疑。

中国有句古话“惯子如杀子”“棍棒之下出孝子”,信奉这些理念的家长,会认为惩罚也是对孩子的爱,可实际上,从教育的效果上来看,这种思想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

像这位小女孩这样,被母亲以威胁方式对待的孩子,不仅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母亲的排斥,在他们长大以后,也更容易反感和讨厌他们的家长。除此以外,还有更严重的,就是代际传染。研究人员调查了100余名承认的母亲,证明了这些母亲依然会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养育方式,他们会不顾这种养育方式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反而继续使用这种有条件养育来对待自己的下一代。

要想做到无条件养育,就要改变既有做法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童文洁面对自己的儿子成绩下滑,说了这样一段话,堪称中国母亲的口头禅:“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你学习学习不灵,打架打架门清,一个暑假给你报个补习班,本指望你好好学习能上去,结果成绩断崖式下滑,你对得起我么!”相信这些话,我们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听到过。

童文洁对儿子说的话,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耳熟

父母总是把对子女的付出,看作是一种投入,似乎没有得到回报,就是不值得的。甚至有的父母,为了不让自己失望,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期望,还会使用激励的手段,例如,考第一名,就给你买个新书包;成绩上升,就带你出去旅游;只要听爸妈话,就奖励你零花钱。诸如此类,其实,这些所有的条件不仅很难实现,而且还会干扰孩子成长的内在节律。

1、表扬孩子“做得好”反而会干扰孩子,导致“做不好”

研究人员通过反复的实验,证明了出色完成某项创造性工作的人,在受到表扬之后,通常都很难顺利完成下一项工作。主要有3点原因:

一是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好;二是表扬会降低人堆所作事情的兴趣,因为这时我们会把目标变成获得更多的表扬;三是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因为冒险就可能会失败。

所以,《都挺好》里的大哥苏明哲,从小到大受到的全是家人和邻居的表扬,一心只想通过学习和考试去获得更好的生活,但当他在美国被裁员之后,他想的不是如何改变不随心意的现状,而是始终想维持大哥优秀上进的完美形象。

苏明哲就是因为受到了太多正面激励,反而无法接受挫折。

苏明玉则正相反,从小没有得到过多的肯定和激励,反而抗压能力强,适应力强,职场生命力也更顽强。

2、“叛逆”只是家长的描述,实际上却是孩子“自我”的快速生长

我们经常会听见这样的话,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在1岁半,第二个叛逆期在3岁,第三个叛逆期是青春期。其实,这种说法,只是父母自己的定义,凡是不再顺从父母,听父母话的行为,都被称为叛逆。

其实,想要解决父母口中的“叛逆”非常简单,只要父母的成长速度能够跟上孩子,就能培养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有责任感的孩子。黄磊家的大女儿黄多多,因为染发、打耳洞上了热搜,很多网友称,黄磊对女儿的教育真的太超前了,自己家的女儿可不敢这样教育。在《爸爸去哪儿》节目组,黄磊一家对待孩子不仅开明、平等,而且也十分支持和鼓励女儿们的爱美之心。

黄多多和妹妹的自由,源于父母的尊重与包容。

这不仅是黄磊夫妇将自己与孩子们放在朋友的位置,更多的是黄磊夫妇二人也能够追随得上潮流,能够让自己也保持时尚和精致,所以,在他们眼中,不将女儿的行为看做出格。反观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之所以觉得自己的孩子叛逆,其实正是自己已经落伍了,跟不上新鲜事物,固步自封造成的。

3、想要孩子遵守的规则,一定是双方共同制定,父母不能强权

父母们之所以会将自己无条件的爱变成有条件的养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自己的地位放得太高,他们认为,我是老子,你是儿子,你就必须听我的,我出发点是为你好,你就一定要接受。其实,这就是一种亲子关系中的强权。

尹建莉在自己的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自己虽然从来不要求自己的女儿一定不能做什么,但女儿似乎从来也不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比如,吃零食这件事,她会和女儿商量,告诉女儿吃太多垃圾食品会对身体不好,女儿听了她的建议,就告诉她说,以后在家里时就会多吃健康零食,如果外出,就少吃一点点垃圾食品解解馋。尹建莉赞成女儿给自己指定的规则,后面发现,女儿自己也遵守得很好。

自己制定的规则,孩子们往往都会遵守

相反,那些总是强制规定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父母,却总是很被动,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欺骗、撒谎,父母却蒙在鼓里不得知。结果,反而还责怪孩子不懂事,其实是父母不懂孩子。

“一个人首先要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如果在小的时候,连是否去幼儿园的自由都没有,怎么能成长为以后掌控自我的人呢?作为父母,给予孩子再多的物质都不如培养一个健康自由的人格,学会无条件养育,就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