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学校教育背后是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3
"

文|旮旯里的神仙洞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把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自此“立德树人”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同时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我们对教育的认知完成了从社会向人的转变,使教育真正回到了教育的本真上来——育人。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需要,因为在经济科技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最大的挑战——道德危机,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小家小户的日常生活幸福指数,都迫切需要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所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接受教育,教育的根又植于人的道德,而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人,又将会影响到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因为社会是由万千个家庭,千万个人构成的,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生态平衡系统呀。

而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且个体成长到六七岁才可以正式进入到系统化的教育体制内,但从个体科学成长的规律看,一个人生命的最初六年又是大脑、生理、心理、情感等各方面发育最快的六年,且对于人一生最为关键,似乎有点体制与发展规律不对称的情形。于是有战略眼光的各国对于0-6岁群体的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格外重视,近年来我国也以政策文件或法律条文的形式将家庭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国内各项早教和家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来看,已然成为了一项全民行动。抛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问题,最起码全民有了家庭教育的意识和概念,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弥补很多因为体制还不完善导致的诸多教育上的遗憾,能够为孩子们未来正式进入体制内接受教育奠定科学基础。同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看,家庭教育又处于核心地位,无论是从影响的范畴还是未来的深远意义,学校和社会教育都无法超越:一方面由于个体0-6岁的成长质量将影响个体一生,另一方面由于未成年人接触最多的环境和人都来源于自己的家庭。这两方面都是学校和社会在个体成长的前18年无可比拟的,而人的发展又是一个前因后果的过程,这就更加决定了生命来源之地的重要地位。

所以在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战略重要地位的双重意义下,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必将延伸至家庭教育中来,这是一个传承且不可间断的重要使命。这就需要家庭在生养的基本功能上肩负起更高级别的育人的教育功能,即“以德育人”,同时将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系统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是什么?本意是七曜的运行,后来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践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

放到家庭教育中,就是父母所创建的家庭文化对于孩子们的认知、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心理等方方面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父母需要确保这些影响都是能够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客观规律的,是需要通过对这些规律的认识、理解和践行进行对自我的塑造和提升的,最终又会作用于社会、作用于人类,同时将这种正确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播和传承,这些就构成了家庭文化。比如父母的思想意识、知识水平、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能力,以及家庭规则、家庭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日常生活管理方式、家庭物质环境等方方面面都是家庭文化的体现。

如果父母本身脾气暴躁,那么孩子的性格就很容易走两种极端,要么更加暴躁,要么怯懦,但绝对不会温和谦让;如果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情绪宣泄外加暴力相向,那么孩子也绝对不会先控制情绪,再客观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父母抱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孩子也不会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平互惠的做人态度,甚至更不会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的利他精神。

如果父母能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那么孩子则会喜欢阅读,乐于助人;如果父母能够爱好广泛、崇尚真理,那么孩子也会充满对于生活的热爱,专心于真理的探索;如果父母的生活态度积极,责任意识强,那么孩子未来也会积极应对人生中的各种坎坷,肩负起对于家庭、社会及国家的责任;如果父母之间能够做到平等尊重,共同创建和谐家庭,那么孩子也将在这种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得到滋养,未来也同样能够尊重万物,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个体,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家庭中的“以德育人”需要深入贯穿到家庭教育的点滴中。那么父母要如何做呢?

需要父母确定“以德育人”为核心家庭文化的思想高度

任何理论、实践的贯彻实施都需要首先在个体的思想意识形态里埋上一粒种子,那么在家庭中无论对于父母、孩子还是其他成员都需要在思想上树立该思想,当大家都把此作为家庭理想时,才会自然生发出一种使命感,也才会为之奋斗。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会发生诸多矛盾争执,就是缺乏一定的思想共识,很多问题都显示了成员间对于某一件事所反映出的不同的思想认知,虽然原因有不同的受教育经历、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成长经历等,但重要的是大家不习惯于在家庭如此小的单位中能够做到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经过认真、严肃地讨论最后达成思想一致的共识。同时也暴露了不同年龄段成人们的自我局限性、性格中的缺陷、人性中的黑暗面。再加上传统家庭中遗传下来的陋习“家丑不可外扬”,更是会尽可能地维护脸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问题不断累积最终不可收拾。所以很多家庭矛盾不可调和一定不是关于该问题的第一次意见不合,而是累积了相当的次数和足量的负面情绪之后必然发生的,很少出现是第一次对于某一个问题就争得面红耳赤、打得死去活来的。

比如儿媳妇生了孩子到底是母乳喂养还是喝奶粉?之前的时代婆婆和儿媳妇都可以达成共识——母乳喂养,一是因为没钱买奶粉,二是周围的所有产妇都是喂母乳,所以在客观环境和从众心理下会自然选择母乳喂养。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儿媳妇们有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一副我要如何选择没人能替我做主的架势,再加上社会大环境“以瘦为美”的大众审美追求,产妇会自主控食保持身材,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自由下,婆婆对于儿媳妇构不成威胁。所以普遍形成了人人追求个性,追求自我,不想受制于人的观念,这就更需要在家庭如此小的社会单位内形成统一思想,尽可能达成共识,避免大家的情绪陷入纠结、人情、任性中,避免家庭秩序陷入混乱中,这和组织机构的管理之道如出一辙。

关于母乳和奶粉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够摒弃个人意愿,妈妈想保持身材,婆婆希望当妈的可以承担起责任,大家都专注于问题本身:根据母亲的体质、孩子的身体需求、科学的育儿知识来客观地去衡量到底母乳喂养的条件是否可以满足?比起妈妈的身材,是否需要从长远考虑孩子的健康问题,比起婆婆只是简单地谴责当妈的没责任,是否能够从科学角度去让年轻一代懂得母乳喂养的好处?至于产后身材恢复完全可以达到,但在此刻,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大脑发育更为要紧。这就是一种崇高的家庭关系,成员之间能够彼此理解对方的心思,但同时也能根据事情本身来正确合理地选择做法,因为尊重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德,而忽略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等将来孩子长大了,知道了当初母亲的选择,也会在下一代孩子身上传承这种伟大的母爱,这既是一种家庭道德的传承也是一种家庭观念的传承。

所以如果在家庭中可以建立这种高尚的育人文化,势必会影响到每位家庭成员关于家庭事务上的选择,因为任何行为都会遵从于个体所接受的家庭文化教育。

需要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贯彻实施“以德育人”

我们通常说教育是使人区别于动物而进行的最有效的社会活动。因为人类本身会有很多弱点、瑕疵,而这些终将会影响个体未来的人生走向,所以需要个体通过终生教育来完成自我修复、自我提升,这是一个人类对于自身进行的持续性自制约束的过程。而人的自制力需要从小开始训练,比如对于四五岁孩子进行的“延迟满足”的心理学实验,比如德国孩子从小训练的时间规划能力,比如国内父母教育孩子遵守的行为规则“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些好的教育理念必须要通过具体的行为规则训练才能逐步内化成孩子们的能力。

德的内容同样需要父母在陪伴成长的最初6年中,通过父母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情绪等丰富地表现出来,既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融入到了思想行为中,也通过父母为其制定的各项规则来有意识地训练其对自我的管理和约束。家庭中的约束力越大,孩子未来的越轨行为就会越少,未来融入社会的难度就会降低,获得幸福人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有些父母会怀疑说规矩越多是不是就会使孩子失去自由了呢?其实恰恰相反,因为正确规则的制定是为人类能够更加自由、快乐、幸福地生活保驾护航的,而不是为了捆绑人类失去自我而设定的。举个例子:关于行人过马路需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如果从小孩子就被告知这个规则并且通过训练能够遵守该规则,那么等到孩子长大后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自觉遵守相应的交通规则,而避免出现“集体过马路”或“凌晨因车少就违规过马路”时导致的不幸事件发生,孩子会在过马路这件事上相对安全、健康地活着。

结语

如果父母能够较早树立家庭文化中“以德育人”的理念,并且能够在家庭的不同层面让孩子浸润在这种理念贯穿的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那么无论是理念上还是实操上都将为孩子进入到体制内接受系统化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孩子未来一生的成就和幸福树立了坚实的内在根基。只是在深层而长远意义的背后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如何能够切实地落实到位,这同样需要大众父母们和全体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最主要的是头脑中的正确意识和对于美好人生坚信不疑的信心,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找到这种自信并且有能力去实现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