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表妹朵朵,从小学习成绩就比较优异,小姨一直以她为傲。为了保证她的学习,从小到大,小姨都不让朵朵帮忙做事情,全部都帮她代劳和包办了。小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事情有妈妈呢。
朵朵毕业之后,在一年的时间里,换了六七份工作。最后家里好不容易给她介绍了份工作,但是朵朵觉得还是不适合她。小姨不但没觉得有问题,还认可朵朵说的种种理由。
毕业三年后,朵朵结婚生子了,也一直与小姨他们住在一起。小姨不但帮忙照顾孩子,还照顾他们小夫妻的饮食起居。
周末的时候,我刚好去小姨家,看到小姨忙里忙外的,而朵朵却坐在沙发上刷剧,什么忙也没帮。小姨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孩子找朵朵要陪玩,她敷衍着继续刷剧;孩子哭了,她也没理,朝厨房里的小姨喊:“妈,宝宝哭了。”然后拿起手机低头刷朋友圈,并不时地发出笑声。
在小姨的家里,我看不到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对于朵朵来说,刷剧比孩子重要,手机也比孩子重要,她不愿意在孩子身上倾注情感和心血,有的是冷漠和自私。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算是一种病,彼得·潘综合征。
02
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是一个会飞的、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这类人虽已成年,但心理上还保留很多孩子的特点:
◆爱玩、任性、情绪化、难以自我克制;
◆在生活上,比较依赖他人,不能独立生活;
◆不敢承担责任,不能对任何事或任何人做出承诺,也会频繁更换工作;
◆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主动关心他人。
墨西哥的萨林·帕斯夸尔医生表示,彼得·潘综合征是由家庭教育环境造成的。他说:“家长们总认为儿童时期是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让他们肩负起责任。家长的这种想法会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生活永远只是由玩具、零食和游乐场组成的。”
朵朵是独生子女,上学时小姨包办了学习以外的全部事情,助长了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工作结婚后,朵朵还跟小姨住在一起,没机会学习生活技能,自然无法独立,而且她的心理还不成熟,依旧沉迷于父母的爱护,不能适应社会。
很多家长还没意识到,过分的衣食无忧,只能让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变缓,更容易患上彼得·潘综合征。父母的事事包办其实是无知的爱,对孩子来说是无形的伤害。
03
对待彼得·潘式的人群,最好的办法是迫使他们面对现实,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让他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去帮他们承担他们应有的责任,父母可以帮他们一时,但帮不了一世,总有一天,他们要面对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琐事。积极面对,才不会被突如其来的现实打得措手不及,甚至一蹶不振。
对于已经成为父母的彼得·潘式的家长,自己要有勇气走出来。虽然他们在玩乐方面可以跟孩子玩得很好,但孩子需要的是一个长大成人的家长,而不仅仅是自己的玩伴而已。孩子需要父母正确的管教,需要父母给自己安全感。一个只会玩乐的家长,是得不到孩子的敬重的,而且还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无力感。
改变是艰难的,也是痛苦的,但踏出第一步之后,情况就会越来越好。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综合征的途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向我们传达了父母应该有的教育观。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懂得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习惯。我们对待孩子,不能一味的保护和包办,始终把孩子放在一个永远长不大的阶段去对待,要意识到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必须承担生活的风雨,也必须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否则,将来就会成为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心智不成熟的小孩。
父母一定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和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习惯。用无间道里的一句话讲,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