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教授:孩子学英语不是靠死记硬背,掌握这三个技巧是关键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新父母教育”公众号(id:xinfumujiaoyu)

原标题:《怎样引导孩子自学外语?》

作者:刘良华

外语学习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家长和老师总是强迫学生背诵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以为学外语就是学习单词和语法。

真正有效的英语学习需要一些努力,但是,如果仅仅只有努力,仅仅让孩子有意识地学外语,那么,外语就很难学会,甚至可以说,“外语是学不会的”。

01、为什么说“外语是学不会的”?

外语学习常见的问题是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而让孩子“有意识学习”。这种有意识的学习常常因学习目标过于集中、学习的目的过于明确而导致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失败。

真正有效的外语学习是将传统的有意识学习或显性学习改造为无意识学习或隐性学习,与之相关的策略是整体地听英语并为孩子提供值得听的外语学习材料。

极端的“有意识学习”显示为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正襟危坐的状态。

与有意识学习相关的规范和训诫是:“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一心不能二用”。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学习”的确是需要的,但是,从来没有哪个孩子在学习母语的时候是通过“有意识学习”的途径学会的。

任何孩子学习母语都是在听亲人或身边的他人说话、指令、讲故事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学会的。母语学习总是在不知不觉、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隐性学习”的状态中学会了母语。

这种“隐性学习”看似没有时间意识和任务意识,看似没有效率意识和标准意识,但正是在宽松、舒缓、缓慢、自由、率性的“慢生活”、“慢教育”的过程中掌握了母语。

外语学习需要考虑的途径,正是这种母语学习式的隐性学习或无意识学习,它意味着家长和老师需要让孩子从“直接学习”转向“附带学习”。

人生中大量的知识或技能往往在不经意的“附带知觉”、“附带学习”、“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之中悄悄地建立起来或实现出来。有意栽花花不开,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虽然需要某种程度的“集中注意力”、“不做小动作”,但是,真正有效的外语学习恰恰需要对学习的对象保持某种轻松的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游离状态。

这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游离状态让注意力既直接面对学习对象的焦点和中心,同时又将视野扩展到焦点和中心的外围、背景。

由此,学习的对象就不再只是显示为一个孤零零的焦点,相反,这个焦点知识就会扩展为某种有边缘的焦点,这个“中心知识”成为有某种“有背景的知识”,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整体学习而不是细节学习。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学习者仅仅只关注了所学对象的焦点和中心,那么,这种学习就可能中断或失败。就此而言,所谓附带学习或边缘学习,就是放弃传统意义上的“聚精会神”的细节学习或细节教育,由细节学习转向整体学习、整体体验。

02、听领先,容忍沉默期

美国外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专家克拉申发现,外语学习之所以效率低下,主要原因就在于家长和老师一直在采用“反教育”的方式。

他认为外语学习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它就隐含在孩子学母语的过程之中。家长和老师只需要问:孩子是如何学会母语的,那么,家长或老师就会发现学习外语的秘密。

学习母语的第一个秘密是“听领先”。

先大量地听,不说。

然后逐步过渡到大量地听,少说。

一年之后,逐步发展到“既听,又说”。

几乎任何孩子都是按照“听领先”的方法来学会母语的。而且,父母在教孩子学母语时总是允许孩子有一个“沉默期”,这个语言的“沉默期”往往有半年或一年,有的孩子学母语的沉默期甚至有两年或三年。

遗憾的是,家长和老师在教孩子学外语的时候,几乎都违反了这个语言学习的秘密。

03、整体学习:整体地听外语

学习母语的第二个秘密是,不仅“听领先”,而且“整体地听”。孩子还没学会单词的时候,母亲就会给他讲完整的句子,孩子还没学会讲完整的句子的时候,母亲就给他讲完整的故事。

而就在母亲给孩子讲完整的句子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单词。就在母亲给孩子讲完整的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句子。

从来没有哪个母亲会用类似“杯,杯,杯子的杯”这样的办法来教孩子学母语。只有在正儿八经的正规学习中老师才会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学习。

如果期望孩子学会外语,家长或老师所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寻找适合孩子听的外语材料(最初最好是视听材料而不是纯粹的录音材料)。

让孩子在看外文电影或电视剧的过程中听纯正的外语。比如,家长可以让小学阶段的孩子看英文版的《成长的烦恼》的电视剧,可以让中学或大学阶段的孩子看英文版的《老友记》的电视剧,等等。

虽然家长需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因为看电视太多会影响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家长可以让孩子看外文版的电视剧,这样既便于孩子了解外国文化,也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外语。

遗憾的是,正规的外语教育由于过于强调教学效率和标准化考试,家长和老师要求学生轮番进行目标集中、专心致志的焦点学习和细节学习。在知识教育或技能指导中,教育者或指导者常常将完整的课文瓜分为细节,条分缕析地讲授语法知识或修辞技巧。更糟糕的情形是将这些“细节”确定为“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

在“重点讲够”、“难点讲够”的教学活动中,这些原本属于不可言传的附带知觉中的“细节”于是被引入烦琐的讲解、讨论,或者进入那些以填空、简答、多项选择、阅读理解等为内容的频繁的练习或考试中。

外语知识的“细节”一旦被不恰当地突出为焦点性的言传内容之后,就会使学生因此而陷入“怯场”、“焦虑”的厌学、逃学状态。某些学生之所以厌恶学习外语,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不愿意学习外语或没有学习外语的潜能。

相反,几乎所有的怯场、厌学或逃学都源自教师和家长逼迫学生只关注某个知识的细节,而那些知识的细节原本是可以由整体学习附带掌握的或顺便领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治疗怯场、厌学的有效办法是让学生由细节学习重新返回整体学习。

好的家长或老师,就是为孩子提供整体学习的条件,让学习者尽可能避免细节学习,让学习者不陷入细节学习的泥潭之中。

整体学习需要以课本学习、讲授教学的外语教学返回学习的原点:从记单词和语法的外语学习返回整体地听外语的学习状态。

这个转变也意味着从“碎片化学习”返回“主题化学习”、从“枝节学习”返回“脉络学习”、从“焦点学习”返回“边缘学习”、从“对象学习”返回“背景学习”。

允许儿童默默体会、心领神会、得心应手,不过度迷信孤立的单词和语法,不用考试题逼迫儿童说出来或写出来,尽可能让儿童“不知不觉”地学习。好的教育总是保卫儿童的隐性学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