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陶虹演活的家长控制欲,是一种倒错的“自体客体”关系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最近开播的《小欢喜》,是继《少年派》之后,又一部围绕“高三”话题的电视剧。电视剧中主要讲述的三组家庭,展现了中国广大原生家庭的最真实状态,追剧小伙伴们“哭泣”着开启“认妈”现场:这就是我妈呀!

除了观众“笑得掉头”的亲妈金句以外,育儿题材的电视剧,特别是围绕着“高考”这个话题,很多家长都是把希望赌在了孩子这一场最重要的考试上,于是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家长控制欲。

前有《少年派》里的闫妮,逼着女儿林妙妙学理科;

再往前看,去年大热的韩剧《天空之城》,里面精英爹妈的陪读看起来高大上,但仍然觉得满屏的压抑;

《小欢喜》三组家庭里的父母,分别由黄磊、海清、小陶虹、沙溢、王砚辉、咏梅饰演,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对孩子有着控制欲。

而小陶虹饰演的宋倩,拥有的超强控制欲,让观众们看得都觉得窒息。

宋倩原本是名校的金牌教师,为了能全方位照顾高三的女儿辞职。

女儿英子卧室里的围墙,被她改造成透明玻璃,百叶窗装在客厅。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妈妈宋倩随时监看房内女儿动态,但女儿却没有了一点隐私空间。

生活方面,宋倩严格禁止女儿吃垃圾食品,变着花样为女儿熬汤补身补脑;

爱好方面,航天航空的爱好对高考没有一点帮助,不允许在上面浪费一分钟的时间;

理想方面,英子明明想要去航天局,宋倩强行要求靠清华北大,还苦口婆心劝说: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咱俩的理想,应该是一样的呀!

中国式家长令人窒息的控制欲,被小陶虹演活了。观众之所以觉得毛骨悚然,也是隐约能感受到在这超强的控制欲之下,会带来一些列的反噬。

那么,家长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控制欲望?又会对孩子未来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家长超强控制欲的本质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心理研究学者冈田尊司,在一本讲述人们常见的“异常心理”书中提到,有一种叫“自体客体”的关系,可以解释家长对孩子超强控制欲的本质。

“自体客体”是指既是自己的一部分,又成为他人客体的存在。

这一概念的提出,原本是为了说明婴幼儿有一个发育的必经阶段,他们会探索自我与客体的关系,是一个过渡性的存在。随着婴儿成长,认知会完善起来,逐渐认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换句话说,婴儿会把母亲看成自己的一部分,通过母亲温柔回应、爱的陪伴,以及不断满足要求等来获得安全感与成长,这时母亲就是孩子的“自体客体”。

然而在现在的家庭里,原本应该随着孩子长大而消失的“自体客体”关系,发生了错位,孩子变成了父母的“自体客体”。

对超强控制欲家长来说,孩子并不具备独立的人格,本质上认为孩子是他们的“所有物”,是自己主体的一部分。

他们总会认为孩子没有长大,孩子应该在自己的指导下生活和进步,其实真正没有长大,没有摆脱“自体客体”关系困扰的,反而是家长自己。

有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摸索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要求孩子“必须样样得第一”。他们觉得不是第一,即使失败,未来的人生也会一片黑暗。

电视节目《放学后》中也有一位虎妈,女儿明明已经足够优秀,只要没有得第一,她却认为必须更努力。

这位虎妈也在节目中透露心声,正是因为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满意,希望孩子不要和自已一样,希望她的未来有出息。

所以宋倩说的那句让“我们的理想应该是一样”的那句话,让观众既感到不适,又被怼得哑口无言。

实际上,这是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想让孩子替自己去实现。乍看之下,都是“父母是为了孩子好”的说辞,原本无可厚非,却包含了一种错位的认知。

孩子毕竟是独立的个体,成长之后的“自体客体”关系是一种畸形的存在,家长的理想不可能、也不应该代替孩子的理想。

“自体客体”关系,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这种错位的关系,孩子面临的境地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违逆”父母的意愿,成为一个叛逆的“坏孩子”;二是顺应家长的要求,成为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可无论哪一种,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坏孩子”与父母决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好几个阶段会出现叛逆期。

就像《放学后》里,最初,读小学的女儿不满虎妈无时无刻的严格要求,母女大吵一架,撂挑子闹离家出走的是虎妈,想着心疼妈妈的是女儿;

可是,节目邀请的育儿专家却指出,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或者更大的时候,认知水平和独立能力越来越强,离家出走的就会变成孩子。

控制欲超强的家长,无法容忍孩子的“反抗”,会将这种行为看作一种“背叛”,这样的结果弄不好会造成两败俱伤。

作者麦家,在《人生海海》中描述了与父亲关系破裂的经历。麦家曾经觉得父亲是一个“暴君”,为了逃避父亲,远走他乡去求学。

直到很久以后,当人生历练丰富的麦家,明白了“没有一个父亲是完美的”,想通过用与自己和解的方式,去和父亲和解,却为时已晚。只能在每次出差时,站在父亲坟前,和父亲说会话。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与自己、与决裂的父母和解。

“好孩子”压抑自己情感

而一直表现得乖巧听话的“好孩子”,被迫将父母的愿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渐渐就会失去自己的想法。

有的孩子长期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逐渐变成一个喜欢压抑自己感情的人,甚至会演变成“异常心理”。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一生充满痛苦的挣扎。仔细剖析他的背景,也会发现悲剧与他的成长息息相关。
尼采的母亲早年丧夫,将所有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对尼采极其严格。如母亲所愿,尼采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教授。
可是当时谁也不知道,尼采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过于束缚自己的想法,无法适应社会,也不敢和心仪的女性交谈。反复头痛和神经衰弱让尼采日渐消瘦,仅从事了十来年的大学教授职位,便辞职靠养微薄老金生活。

尽管不是所有“好孩子”都会像哲学家一样,既能思索出憾世真理,又伴随着极端痛苦。

但是,在父母超强控制欲支配下的孩子,人生更多可能会像被操纵的木偶,心藏自卑,压抑感情,为将来生活埋下艰难伏笔。

家长如何自控,避免将孩子“自体客体”化?

那所有对孩子寄托的愿望、成长的培养,是否都是将孩子“自体客体”化呢?

我们也应该明白,孩子本来就需要在父母教育下长大,倘若不管教、纯放养,那是放弃了作为父母的责任。

正常的教育与将孩子“自体客体”化存在界限。家长应该自控,把握好其中的“度”,关键之处就在于:不将自己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第五季《爸爸去哪儿》收官时,杜江给儿子念了一首诗人海桑的诗,正好诠释了父母应该达到的育儿境界。那首诗的一部分是这样写的:

你不是我的希望,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那里不必有我。

说到底,家长只有培养自己的界限感,把孩子和自己看成两个不同的个体,将自己从婴儿时期的“自体客体”关系中脱离出来,亲子关系才能朝着良性发展。

具体可以这么做:

生活方面,目的是“教养”,而不是“听话”

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认知水平毕竟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家长必须承担起养育的责任,需要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安全防范、生活习惯以及品德修养方面。我们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父母自己图省心、求方便,不是为了让孩子变得乖乖听话就行,而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会改变我们在育儿过程中的一言一行。

有一次,小宝爸爸要下楼拿快递,小宝想跟着出去。爸爸想着拿快递就一会儿的事情,夏天蚊子又多,带孩子实在不方便,于是和小宝“争”了起来。
爸爸:外面蚊子多,你出去会咬包。
小宝:那爸爸为什么不怕蚊子咬?
爸爸:我穿了长裤长袖啊!
小宝:那我也穿长裤长袖。
爸爸:你的长裤长袖都是干净的,重新拿太麻烦了。说着爸爸开门准备出去。

小宝见状,语气着急起来,带着一丝丝哭腔。爸爸立刻严肃起来:我们是不是说好过,有想法好好说,如果你耍赖哭闹,那事情没有商量。小宝听到这话,终于忍不住委屈得哭起来。

经过一番“争执”,后来爸爸认清小宝一开始并没有耍赖,是自己预先就带着“带他出去很麻烦”的心态,所以处处都在反驳孩子“好好商量”的意见,最后小宝觉得委屈才哭闹起来。反思清楚了的爸爸跟小宝道歉,并解释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

小宝爸爸的态度值得肯定,我们和孩子讲好一些规则,始终是为了孩子成长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一己私欲。

理想方面,充分提供参考意见,选择权还给孩子

表妹是我们家妥妥的“学霸”,父母有父母的想法,但是学霸也有学霸的任性。

高中时期,表妹理科成绩一向很好,虽然妈妈想让她读理科,可是还是依了孩子意愿,选择了文科。没想到读了一个学期,表妹又觉得还是理科更“刺激”,又读回了理科。

大学挑选学校和专业时,表妹父母研究了所有好学校和专业,为孩子提供多种思路,爸爸建议选金融系,表妹觉得自己性格不太适合,最后选择了环境工程。但是学霸果然就是“任性”,大二时,表妹又从环境工程转到了金融系。

表妹一路下来,看起来既折腾又儿戏。放在一般家庭里,估计都要怪孩子“不懂事”:瞧见了没,兜来兜去还不是父母说的对?

但正是这一番折腾,我看到了表妹父母的难能可贵。这与宋倩式控制欲超强的父母截然不同,他们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为孩子提供能够折腾的足够本钱。

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自己给给予的最好帮助,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然后放心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孩子,而不是替他们做最终裁定。

只要打好了基础,孩子怎么选都不会是错误的深渊,不会有“一失足千古恨”的担忧,只有“好”与“更好”的区别。

《小欢喜》中宋倩虽然控制欲爆棚,和英子之间的母女关系也十分拧巴,但毕竟都十分关心对方。故事一定还会跌宕起伏,有矛盾的爆发,但结局肯定是相互理解,最终欢喜圆满。希望现实生活中,家长也能从“自体客体”的困扰中走出来,与孩子和解,与自己和解。

每个妈妈都是育儿专家,如果您有表达的观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蔓德育儿,如果喜欢请关注、转发、收藏,一起做有“想法”的妈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