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父母嫌弃的不是孩子,而是“不曾接纳的自己”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4
"
都说父母最爱孩子,但在现实中“相爱相杀”却成了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模式...个中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值得深思。

在沙龙里,一个妈妈A跟大家讨论了一件令她困惑的事。

A有两个孩子,大儿子7岁,较胖,小女儿4岁,正常。前几天A带两个孩子一起去吃麻辣烫,她选择了一些品种,烫好后统一放在一个碗里。儿子从碗里捡出一些东西,放在另一个碗里,递给了妹妹。然后拿起之前的碗开始吃。A很生气,认为儿子很自私——看他的表现,分明是想“独霸”那份三人份麻辣烫了。看看儿子肥胖的身材,她更加嫌恶——这么胖,还这么贪吃。她“恶狠狠”的对儿子说:那个碗不是你的,是大家的。你怎么能自己一个人霸占?儿子小声说:不是放在我前面的就是我的吗?她更生气了:你又在狡辩,那个碗明明是大家一起吃的,你还说是自己的!A觉察到自己对儿子的嫌恶与愤怒,强压下怒火,她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不知道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所以后面闭口不谈。但是她担心自己的情绪实际上能被儿子觉察,心中十分矛盾:一方面担心自己伤害儿子,另一方面又无法遏制对儿子的愤怒。

我想,A的案例其实非常有典型意义,现实生活中,当父母远离孩子时,想起孩子,心中涌现的更多的是爱,但是当和孩子实际相处时,孩子的种种行为又往往会激发自身的情绪。于是,“爱恨交织”、“相爱相杀”就成了很多亲子关系样子。所以,今天我就来探讨一下亲子关系种的相爱相杀。

1.父母并不公正,眼睛里经常带着“偏见”

很多人都认为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事实上,很多父母拘囿于自身人格与认知的限制,在看待孩子的时候,经常戴着有色眼镜。

就像A对待儿子,她自己也承认,对于儿子,实际上她是有很多的不满和嫌弃。比如儿子的“胖”,在她眼里,就是“懒”和“馋”的代名词。所以,当她看见儿子拿着公用的碗吃东西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认为“贪吃的儿子又想多吃多占”,甚至,她还对此贴了一个标签:自私。

很多成为父母的人,在成为父母的时候实际上并未完成自身的成长和建设,不具备做一个合格父母的准备——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却被很多人忽视。

一个“不合格”的父母,一定是对孩子多挑剔、指责的,ta的攻击性会直接指向孩子,在生活琐事中将孩子的心打成筛子。所以,为人父母者,需要时常觉察自己的“偏见”,看看自己都给孩子贴了哪些根本不正确的标签,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心理。

① 父母重视规则,但是从未将规则仔细说给孩子听。

中国式父母是最讲规则(道理)的,天天把各种规则挂在嘴边,然而,中国式父母又是最不讲规则的,因为他们的规则从来都是不清不楚、肆意加载的。

A认为放着所有麻辣烫的碗是大家公用的,不应该由儿子独自“霸占”,在她心理,这是一条“尽人皆知”的规则,所以她对儿子的违反规则很气愤。

事实上,当A向儿子表达不满的时候,儿子的回答是:“不是放在我面前的碗就是我的吗?”儿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在家里,A为了控制儿子的饮食,给儿子做了这样的规定,所以,在儿子的心里,他认为只要把碗放在自己面前,就默认为是自己的。

“放在自己面前的碗是自己的”——这是A给儿子制定的规则,但是,当儿子真正按照这个规则执行时,A的“规则”又变了,又成了那只碗里的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了。

我问A:你是否把碗放在了孩子面前,她说:是的。但是很快又“辩解”:我不是故意放在他面前的,我只是随手放的。我又问她:你有没有告知孩子,那只碗里的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A说:没有,但是….应该他知道啊。

A犯的“错误”是很多家长常犯的,把“自己以为的”当成“孩子理应知道的”,事实上,很多规则家长从未真正的描述清楚。这个“描述”,包括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是正确的?做的标准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比如,父母总是很笼统的要求孩子要“努力”,但是为什么要努力?怎么做算努力?努力的标准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跟孩子说清楚,而当孩子没有达成自己的要求时,又跳出来指责孩子“不努力”——这种规则的制定,等于没有规则。甚至还不如完全没有,至少那样孩子会感觉更自由,少了一些伤害感。

规则不等于父母的随意标准,更不等于父母“认为”孩子早已经懂得的事。建立规则是一个科学的课题,相反,如果随意设立规则,反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何为规则。

家长一定要问问自己:自己认为孩子“理应遵守”的规则,到底有没有和孩子做深入的沟通。所有的规则,都要让孩子切实的清楚。

② 乱贴标签,过分放大孩子的“问题”

事实上在本案例中,儿子不但没有违反规则,反而还将他认为是自己的食材分了一半给妹妹吃,然而,这些闪光点完全被A屏蔽了,她活在自己的想象中,从看到儿子“霸占”那只碗开始,就在心里愤怒的给儿子贴上了“贪婪”、“自私”的标签。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集中爆发和父母的冲突,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年龄段特有的发展特点导致——“追求独立自我”成为主要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也和父母长期以不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有必然的联系。

就像A这样,既读不懂孩子的内心,还总以“恶意”揣测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长期的屈辱和压抑,这样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也许不会有明显的反应,但是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自身力量增强时,矛盾必然会显现。

做父母的的需要知道:当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得极为逆反时,实际上这个现象背后是早已被严重破坏的亲子关系,所谓冰山一角,当你看到现象时,深层矛盾早已积重难返。

做父母的,一定要学会转化自己的思维方式,从“挑错”转向“发现宝藏”,多以积极、阳光、富有建设性的方向看到孩子、引领孩子,才能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收获和平,在孩子的人格成长过程中收获健康人格的孩子。

但是,这需要家长首先完成人格的完善。一个“好”的家长,不是能为孩子创造多少物质财富,给孩子住多大的房子,而是拥有积极的心态,父母有积极的心态,孩子才有健康的心理。

2 . 父母对孩子除了有“爱”,也有“恨”

在这个话题开始之前,我想先谈一谈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

个人的内心,就像是家族系统、社会系统与历史文化的投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提出“集体无意识”一词,意思是:一个集体的典型特征,也会扎根于这个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内心深处,所以,如果能深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就可以看到一个人心中,其实也藏着祖先们共同的意识。

中国的文化,非常讲究集体主义、讲孝道、同时,中国的父母普遍喜欢“听话”的孩子。这些,都是深深在植根于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在中国的文化中,对于母亲的歌颂也是历久弥新。这样的“歌颂”中,包含着大量对母爱的无私、奉献、伟大的歌颂。这是一种主流意识。在这样的大的氛围下,让一个母亲觉察对孩子的“恨”实际上是一件很困难也很危险的事。

但是事实上,妈妈对孩子有“恨意”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的事,尤其是对自我完善度不高,人格并未得到完整发展的“巨婴式妈妈”来说,更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因为她们自己本身有很多无处安放的、深藏在潜意识的情绪,她们无法面对这些情绪,于是会不自觉的将这些无法处理的“伤”再投射到孩子身上,相比较真实的面对自己、有效的梳理自己压抑的情绪,“攻击”孩子(对孩子表达“恨”)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 更容易实现,当然她们的表达,往往是披着“为你好”的幌子实行的。事实上,如果完全不曾体察自己的“恨”,而一味用“爱”来要求自己,这无疑是对真实自我的捆绑和压抑,我们必须知道,这样扭曲的捆绑,对“真正的爱”的表达反而是有害的。

真正的爱和切实的“恨”并不冲突,正视自己一切真实的情绪,恰恰是“真正的爱”的开始。因为会“爱”人,需要的更是一种能力。一个浑身是伤的人,即使面对自己的子女,也依旧无法表达正确的爱。

很多妈妈体察到自己对孩子不止有“爱”,反而还有嫌弃甚至“恨”的时候,会陷入到深切的自责与内疚以及恐惧之中。我们必须首先明白:这种感受是没有必要的,相反,我们需要首先尊重自己的这种感受,然后再找一找它的来源。爱与恨从来都是对立的统一,不需要刻意的对立与掩藏。很多时候,如果恨没有得到充分表达,爱反而没有滋长的空间。

3.父母对孩子的“嫌弃”,往往是因为对自身缺点的投射

文中这位妈妈非常嫌弃自己的儿子胖,在沙龙里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逐渐看到妈妈嫌弃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

在沙龙里我们问这位妈妈:你为什么嫌弃孩子多吃?她回答说:当然是为了孩子好,吃太胖了身体不好,对他自己健康不利。我们继续追问:既然只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考虑,那为什么不能真实表达?而总是用嫌弃的表情?

随着话题的深入,这位妈妈承认,她对儿子实际上是有嫌弃的。她说儿子想要什么总是不能堂堂正正的,感觉老是偷偷摸摸的样子,不像自己的女儿,虽然年龄小,但是内心有力量,大大方方的样子。

“合理化”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无法表达自己潜意识里的某些内容时,常常不自觉的使用一些“听上去很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为合理,自己也更心安理得。

就像这位妈妈,她提出来的为孩子健康考虑的诸多理由,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对孩子身上的一些特质的投射的厌恶。也可以这样说:她嫌弃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接纳自己的投射。还可以说:她也不是真的那么为了在意孩子的健康,而是找了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攻击”自己对自己的嫌弃。

例如她提到的儿子身上的“不大方”的特质,实际上是她对自己的嫌弃,或者说,她在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女儿,则恰恰相反——有主见、内心有力量、敢于真实表达….这些都是她自己渴望而欠缺的。所以,她嫌弃的不是儿子,而是她自己。

当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不接纳自己的影子时,往往非常气愤。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她们很难意识到她们对孩子的嫌弃,实际上来源于对自己的嫌弃。而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既可以将对自己的攻击合理的宣泄出去,又可以不用真实的面对自己,对于人格发展不完善,内心缺少力量的父母而言,这实在是一条“很不错”的出路。

为人父母,你对孩子的“缺点”有多嫌弃,就是对自己的“不足”有多逃避。

4.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语言

可能有的人会疑惑:难道这位妈妈对儿子的胖以及带来的对身体的损害的担心是假的吗?当然不是。为人父母,从初心来说,没有不想爱自己的子女的,只是很多人都不会使用正确的爱的方式。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仅仅是对孩子身体健康的担心,那父母完全可以用平和的语言表达,而不是带着厌恶的表情和语气,这种厌恶,实际上有深层次的对自己的不接纳。同时,做父母的的只看现象(孩子吃得多,胖),却不去深究现象背后的原因,简单化的理解问题——将胖简单的贴上“懒”、“馋”的标签,那么除了带着嫌弃训斥孩子,伤害孩子的心理之外,对于想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毫无意义。

孩子吃的多,有很多原因。

从生理上说,孩子从小因为父母喂养方式的问题,导致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佳,胃口被撑大,会导致“贪吃”;也有的是胃火大,身体原因,总是吃很多;除此之外,身体发育也会导致孩子的胃口大增….

但是除了生理因素,我们还需要考虑孩子“贪食”的心理因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因素的影响更要超过生理因素,因为任何心理因素都会在生理上表现出来。

第一,引起家长注意。我们曾经说过很多次,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境。A对儿子的嫌弃和漠视,作为小孩子的儿子其实非常敏感,对于孩子来说,与父母切断链接是她们最恐怖的事,所以,宁愿挨骂也不愿意被漠视。长期以来,很可能儿子只有在贪食的时候才能引起妈妈的注意,被教训,被批评——在孩子看来,即使被骂,背后也是来自妈妈的链接和关心。这种无意识的渴望链接的方式,可能就用“吃”这个行为来表达。

第二,负性强化。任何一种关注都是强化,当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刻意的批评,实际上起到的是一种负性的强化作用。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经过父母的刻意强调,也就成了真正的问题。

第三,心理的不满足状态。极端的“暴食症”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很多时候,超过正常生理需求的吃,其实都是为了满足无意识的心理空虚。这和很多不够成熟的人失意的时候去买买买是一样的道理。内心长期处于一种不被满足的状态,必然在行为上有所表现,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吃东西”的方式。当然,很多时候,宣泄情绪也可以用“吃”来解决。

我们需要知道,当孩子有一种行为时,当父母的,切忌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什么好的、坏的、对的、错的、贪婪的、抠门的….家长的简单粗暴的贴标签、下定义,实际上都是对孩子的不理解。很多父母自以为是,认定孩子的行为就是自己认为的那样,然后再采用很多不恰当的方式:控制、训斥、冷嘲热讽等等,以为用这种否定孩子的方式,就能“除去”孩子身上的“问题”,这实在是一种大错特错的教育方式。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方式,才使很多没有问题的孩子,被家长搞成了“问题孩子”。

家长若不懂得孩子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心理机制,就无法高效的引领孩子,而孩子会超父母期望的反方向越走越远。

归根到底,父母又如何做到懂得孩子?理解孩子?实现和孩子的有效沟通?答案依然是成长自己。自己身上的旧伤修复的越多,自身人格越完善,自己就越懂得孩子,孩子的心理越健康。

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尤其是还用你那一套错误的方式,更不可能。家长需要知道:孩子有“病”,父母请“吃药”。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各种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