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有效 | 幼儿园宝宝入园准备,看这篇就够了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4
"

本文不涉及任何广告植入,完全是亲身体验,特此声明~

马上就要开学了,宝宝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回想起3年前幼儿园入学的场景,好像就在昨天一样,不由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啊!

记得宝宝上小班时,我可操碎了心。因为她不是个外向的小姑娘,我很担心她在幼儿园里吃不开;她很善良,我很担心她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我还担心老师不够细心、遇到恶霸小孩和恶霸家长。最重要的,我担心她第一次离开妈妈开始集体生活会不适应。

所以像很多新手妈妈会做的一样,我去看了好多资料。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一个词:分离焦虑。

根据有关资料数据,在小班新生中,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持续三周以上的占20%,比例可谓是相当可观了,足以看出这个问题的普遍性。

分离焦虑有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哭泣,有的孩子会饮食减少、睡眠不安、少言寡语,更严重的情况是拒绝进食、出现身体不适等等。

完蛋,对应到宝宝本来就饭量比较小、性格比较慢热,如果再"焦虑"了,这还了得- -

网上有很多文章,教父母怎样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说真的,我觉得里面写的那些办法——通通没用!

击退“分离焦虑”,这些雷不要踩

NO!方法1:

提前让孩子入托班、学前班这种机构,让他们学会跟小朋友交往,慢慢地适应与家长分开的集体生活。

拜托我一定要花这份钱做这件事吗?难道我们小的时候不是直接进的幼儿园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非要参加学前班、托班才能战胜分离焦虑呢?托班的本质是帮助双职工父母解决无法带孩子的困难的,并不是孩子向集体生活过渡的必须,而如果要强化孩子social的能力,方法更多,怎么排都排不到托班。

NO!方法2:

在孩子即将或正在经历分离时,用心做好和宝宝相关的每一件好事,多陪伴,让他能感受到父母家人的爱和关心,有安全感

这难道不是必须的吗?不管是否经历分离都要做到这一点,孩子在3岁前最需要获得经验就是感知到无条件的爱、支持,帮孩子建立情感上的安全感,这是任何一个父母的养育责任,而不是为分离做的准备!

还有一些提醒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不要喂饭、帮穿衣,帮孩子培养独立性之类的建议。我觉得这些方法真的都只是看看就可以了。不管是不是上幼儿园,家长都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交朋友,多跟其他小朋友互动;不管是不是上幼儿园,家长都应该多参与孩子的童年养育,多陪孩子,珍惜与孩子共处的时刻;同样不管是不是上幼儿园,家长都应该在孩子适当的年龄,教会他自己上厕所、懂礼貌、行为有规矩。这跟克服"分离焦虑"一点关系都没有。

NO!方法3:提前进行分离练习

家长(特别是较多陪着孩子的父母或老人一方)试着与孩子分开几小时、下一次试着分开半天、全天,慢慢增加与孩子分开的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分离。

这是我觉得最夸张的办法,我不相信有哪个全职奶爸、全职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严格遵守这样的计划,也不觉得这个做法有任何科学依据。

唯一略有参考价值的一条建议是:

父母送孩子的时候,不要在幼儿园门口抱抱亲亲,不要表现出舍不得,因为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

这个有道理,可以学习。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如果提前帮孩子最大程度克服了分离焦虑,我相信就算在幼儿园门口跟宝宝kiss goodbye也不会引发宝宝抱住妈妈大腿大哭大闹的局面的。

于是经过一番批判和思考

我总结了自己的办法,

不额外花钱,孩子也喜欢,

并且亲测非常有效!

敲黑板~首先,再明确一下幼儿园时期的"分离焦虑"是什么:

分离焦虑是幼儿与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分离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应。

问题解读:

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是核心问题,不感全感和害怕是问题产生的结果。

这样看,如果"与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分离"是必须的,那只要让新的"环境和人"不陌生,是不是就会大大降低宝宝的"不安全感和害怕"啦?

对,就是这么简单,我所做的就是帮宝宝“消除陌生感”:

让宝宝提前知道她在幼儿园里会遇到什么人、经历什么事,在发生什么特定情况的时候该向谁求助。让宝宝对幼儿园生活做到心中有数,宝宝就不会抗拒、抵触了。

“消除陌生感”其实一点都不难

很多绘本都描写了幼儿园生活,我们看的是巧虎系列(幼幼版)。

有"我要上幼儿园啦"、"幼儿园的东西大家用"、"我要耐心等一等"等等,开学前1、2个月开始,每天晚上睡前给宝宝读一读,这些绘本里把孩子在幼儿园里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怎么处理都讲到了。第一遍读的时候,我会一边读一边问宝宝"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启发她先自己思考,等她给出自己的答案后再继续读下去,跟宝宝讨论她的解决方法和巧虎的相比哪个更好。

《我喜欢老师》

(PS:之前我看的版本叫做“老师像妈妈”,宝宝长大后已经送给朋友的小孩了,网上找到的这张图应该是新版书名)

讲了啥:帮助孩子明确老师的角色,让孩子对老师有崇拜感,知道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换着玩真开心》

讲了啥:孩子在幼儿园遇到和小朋友抢玩具的情况,知道如何妥善处理,迈出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小耳朵竖起来》

讲了啥:通过多个情景,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要学会倾听、感知周围环境,来获得知识、友情,避免危险。

《加油!再试一次》

讲了啥: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中可能遇到挫折,如果勇敢战胜挫折获取成功的体验,如何与小朋友相互鼓励获取友谊。

幼儿园系列还有很多,包括了幼儿园生活、好习惯养成、社交培养等,把入园可能发生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除了消除陌生感,还能做什么?"消除陌生感"的同时,我还为孩子"建立期待"

我告诉宝宝,幼儿园里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在游乐场里认识的朋友,见一面就分开了,而在幼儿园里认识的朋友,每天都能一起玩。

结果就是:

入园后宝宝一次也没哭过,并且也没有被边上大哭的小朋友"带哭"。

(ps:虽然宝宝在小班时不会主动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集体游戏中,喜欢自己玩,但我认为这是性格使然,需要给她时间,与分离焦虑没有关系。)

对未知的抗拒,不只是孩子有,大人也有。

比如有的人害怕跳槽、有的人恐婚,比如我们在大学毕业的散伙饭上大哭、表白,都是一种焦虑反应,因为我们知道此刻生活将改变,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而对这个全新的阶段,我们没有经验,只能摸石头过河。

宝宝所经历的幼儿园"分离焦虑"正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性的改变,无论他是否愿意,都要开始全新的集体生活。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有些残忍,但同时也很cool,不是吗?跟孩子一起坦然面对这个阶段,一起快乐成长吧!

-END.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