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后台收到一位宝妈的私信:
我家孩子小时候挺开朗活泼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变得内敛害羞,不仅如此,每次遇到一点小事孩子就发脾气,不管是让孩子帮忙做点事情或者是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孩子总是说自己做不好,她也尝试着鼓励孩子,但是孩子总是一味的逃避事实。
之前朋友说我家孩子“回避型人格”,海疼爸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再来对症下药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孩子在人格形成初期阶段,表现出对情感的依恋和排斥,是来自于内心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因此,他们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此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从而产生了这样的人格特征。
“回避型人格”孩子的特征
1. 习惯性逃避问题,喜欢独处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自己不擅长处理的事情,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有些人克服了内心的障碍,勇敢地面对它们,但也有一些人选择逃避,并躲在他们认为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觉得困难随着时间会彻底消失,这种人一般都有逃避的性格。
逃避型人格的表现还喜欢独处,这种对孤独的喜欢并不意味着他们享受孤独,这里的独处不同于孤独,它是一种相反的人格表达,这类孩子并不是真的喜欢独处,而是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害怕与人相处后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独处。
2. 自卑,玻璃心
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软弱和自卑的,这是由于成长后期父母的教育问题造成的,因此,孩子产生了自卑感。
面对事情,他们觉得自己可能做得不够好,与他人比较也存在一定的距离,一般来说,在一个公司里,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是最优秀的,遇到项目时,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重要任务,他们从来不敢主动尝试,会选择回避。
玻璃心的基本含义是一颗脆弱的心,就像玻璃一样,一碰就碎。这类人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弱,也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忽视,甚至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进入社会后,他们的心理也容易崩溃。
3. 严重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人格缺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安全感,孩子童年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父母高频率的打压教育之下,孩子没有能力给自己安全感,而家人没有重视到这一块上面,所以孩子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
这类人在事情发生后,第一选择就是逃避,选择躲在自认为最安全的角落,在自己的心中寻找安慰和平衡。
1.孩子的自我映像出现问题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肯伯格说:每一个人都会有三部分:自我映像,他人映像,情感色彩。
自我映像:
自我映像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讨厌自己,那就是自我映像出现了问题。
他人映像:
他人映像是指,一个人体会到了照顾者的态度和形象。
情感色彩:
情感色彩指的是这个人经常经历的情绪,比如,快乐、悲伤、痛苦之类的。
如果一个人在早年得到很好的照顾,比如,饿了,母亲会照顾他,困了,母亲会哄着睡;
孩子会打扫家务,母亲关注到孩子的行为,并感谢他分担家务。孩子们会认为“我很好,我很有价值”。
“母亲是慈爱的,是和蔼可亲的,孩子感受到了情感带来的快乐。
2.自我映像出现问题的3种原因
1. 母亲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存在人格缺陷
孩子出生后,一部分母亲因为自己的性格不喜欢孩子,或者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
孩子饿了,困了,哭了,这个时候母亲会选择不理睬孩子,或者是对孩子简单粗暴的进行满足。
当孩子长大了,他想做一些事情,母亲总是责备他说:“你什么都不会,你有什么用?”“你除了吃,还能干什么?”……
母亲长时间高频率的这样教育孩子,孩子在心里会形成了一种信念:“我不好”和“这个世界不可信”。
他经常感到无助、焦虑或委屈,这种情况是由于母亲的性格存在人格缺陷,导致孩子不喜欢自己。
2. 家庭经济条件或者是所处的大环境的问题
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没有多余的资金请保姆,也没有老人可以搭把手,母亲生完孩子之后,家里没有人对产后的母亲进行足够的照顾和关注,母亲有很大的几率患上产后抑郁症。
或者家里有大宝,妈妈刚生完孩子需要照顾大宝和二宝,但她没有体力和精力来照顾孩子。因此,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长久下来孩子也会将“我不好”和“这个世界不可信”等信念内在化,这种情况是家庭经济情况或者生存的大环境不好导致的,孩子自然不会喜欢自己。
3. 妈妈或者是养育者比较粗心大意,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有一部分母亲很爱孩子,但是母亲本身是个大大咧咧很粗心的人,不太注意孩子的情绪状态。
比如,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了,因为在课堂上尿裤子,受到同学嘲笑。孩子很痛苦,母亲却只是对孩子说下次记得跟老师说,不然妈妈洗裤子很累。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心的痛苦,所以这个孩子继续忍受着侮辱和嘲讽。
这种情况没有受到干涉,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就会出现这种信念:“我不好”和“别人充满敌意”。
霍索恩效应
当学生或他们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时,学习和交流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被我们的同学和老师接受和欣赏的。
只有不断增加我们在学习中的良好行为,我们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也使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信心,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之为霍索恩效应,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人看了又看的时候,他们会在别人的目光下慢慢地改变自己。包括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成为别人眼中最完美的自己,这并不是刻意的改变,相反,这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关注时,给他最大感觉的不是惊讶,而是快乐。在他看来,被注意就是被喜欢,所以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希望通过更好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实际上,大人和儿童都是一样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霍索恩效应也能应用于家庭教育当中。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家长的关注能促进孩子的成长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关系就会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父母愿意倾听,孩子愿意说,孩子意识到家长的关心,父母感觉到孩子的心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朝着越来越理想的方向发展,父母的教育目标也会实现。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怎么做呢?1. 采用“共情+期望”的表达方式
朋友家的孩子贝贝,上个月刚学习奥数,起初他进步很快,很快就掌握了不少奥数的知识,他骄傲地展示给妈妈看,然而,随着知识摄入范围越来越广泛,贝贝在奥数方面经常遇到困难,他试了多次都没有解决问题,他开始不耐烦了,不想再学习了,虽然他也明白,躲避也无法解出问题的答案,但这样心理会好受,能给自己安全感,所以即便妈妈安慰他说:“贝贝最聪明。爸爸指责他没出息,但这种安慰和指责似乎毫无用处,贝贝毅然决然的表示:“我不想再学奥数了。”
贝贝逃避困难,不愿努力的表现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面对孩子们的类似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共情+期望”的表达方式:“妈妈知道你担心自己做不好,没关系,妈妈希望你可以和妈妈一起尝试体验一下”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重拾自信力,干任何事都会有所动力。
2.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收入水平
马斯洛根据需求的出现和强度将其分为五个层次。由低至高的水平如下:
生理需要:生存的需要,呼吸的需要,水和食物。
安全需要:在个人、财产和工作方面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尊重需要:亲人、朋友、爱。尊重是个人的成就和被尊重。
自我实现: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充分反映了他的个人价值,并需要充分发挥它。
食物和衣服的阶段只需要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小康阶段意味着社会的需要和尊重得到满足,而自我实现的阶段意味着富裕的阶段,也可对应于家庭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状况。
许多父母不是很富有,他们认为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能健康成长就足够了,但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抑郁症,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很多父母从小就过着悲惨的生活,有很多兄弟姐妹,出生在落后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教育水平肯定是不够的,但长大后,他们的教育方式会延续老一辈的传统,会认为生活只要得过且过就足够了,孩子吃什么都能养大,但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将决定他的高度,环境也会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出现不同的环境,比如有钱的人社交范围更广泛,孩子不仅能在人际关系方面受益,他也会变得自信、踏实、有安全感。
3. 和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生活中有着无数的美好事情等我们发现,家长可以随时向孩子们指出每一个值得体验的细节。比如,每天放学后,经常看日落的颜色,或者下雪时,观赏枯树枝上残留的白雪,还有一种体验美好的方法是储存记忆,也就是说,拍一些美好的照片,制作视频,记日记,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些美好的时刻,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快乐,生活中拥有无数的体验,对孩子来说都是美好的记忆,我们不要去控制孩子的一切,还要主动跟孩子一起体验美好的生活,因为每一种经历,对孩子都是很宝贵的财富。
4. 给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学家在进行以提高幸福感为目的的实验时,也发现了一些看似普通而幼稚的做法,例如,记录下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会这么幸运。
写下自己的优点,每天回顾。根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良好的事情,不仅家长可以做,孩子也可以,我们可以把这些事情当做心理玩具,当我们感到有点沮丧的时候就玩它们,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可以训练人三思而后行的能力。
5. 不对孩子进行情绪绑架
父母经常会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如果你那样做,妈妈会很生气”,“如果你那样做,妈妈会不喜欢”。这些话类似于情绪绑架,尽量还是少说,成年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例如我们可以生气发泄情绪,然而,用情绪来管教孩子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总是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成年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初衷,也容易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并对对其负责。
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不应该否认和抵触,也不能直接告诉孩子,“你让我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相反,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告诉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当然,前提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处理,要尽力把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与我们自己的分开。愿你我都能成为孩子心中认可的父母。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