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有一个话题叫做:“如果你拥有了一键就可以定制的按钮,那么你愿意给孩子定制完美的人生吗?”
其中,傅首尔提到了,她曾经给儿子买了一双价值2000块的鞋,但儿子却嫌弃不好看,并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卡通图案,他认为那才是最好看的,但是那样的鞋仅仅十几块就能买到。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能看出来,家长所认为的完美,孩子并非会觉得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常见,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总是是这样存在着时差,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是孩子却未必想要,这种情况之下会让孩子一边“心安理得”接受父母的付出还不满足,这样的情况之下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成了一个难题。
亲子沟通绝对不只是“好好说话”这么简单1. 有时候父母的好好说话在孩子看来是心虚的表现
朋友那天下午因为公司业务的原因提前下班,回到家休息之后便开始整理房间,想说帮女儿换一下床单,结果到女儿房间之后被女儿桌子上打开的日记本吸引了。
朋友正看得入神,结果孩子回来了,发现自己的日记被偷看,孩子很生气的质问她为什么不相信自己,朋友耐心解释,并表示自己自己不是不信任而是被吸引了。孩子却认为她是心虚,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朋友的这次经历我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是因为母女两人没有锁定彼此双方的沟通区域,
这也是我最近学习“乔哈里视窗理论”之后才明白的。
乔哈里视窗理论
乔哈里视窗理论指的是,一些关于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也可能称之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在我国,它也被叫做是沟通视窗,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和哈里提出来的,起初,他们将人际沟通的方式比作是一扇窗户,并且将它分成了4个部分,分别是开放、隐秘和盲目、未知,这些部分也对应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态,人在沟通时,这4个部分会有机融合。
有效的沟通应该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沟通区域明确
根据乔哈里视窗理论来看,亲子沟通中时差的产生是因为“隐藏区”和“盲目区”的存在,只有将这两个区域缩小才能减少亲子关系中的时差。
1. 通过反馈来缩小亲子沟通中的隐藏区
隐蔽区指的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那么,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就要学会主动去反馈。
就拿上面朋友和她女儿的经历来讲,看孩子日记的行为已经发生了,一起费尽心思的解释不如大方的和孩子“打开天窗说亮话”。
可以反馈自己看完日记之后的关于自己以前的回忆,讲述自己当年日记中发生的趣事、囧事。拉低孩子因为这件事情对你产生的警惕。不去谈论孩子日记中的内容,确保你们之间的沟通都停留在公开区域,自然不会出现时差。
2. 通过倾听和引导来缩小亲子沟通中的盲目区
盲目区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那么,我们在沟通中,就要学会主动引导性的倾听。
朋友不知道女儿心中的想法,所以她的解释是苍白的。女儿想要的只是一个道歉和承诺,没有经过自己允许就翻看自己的日记,这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解释就像是在辩解。
后面朋友和孩子聊天提到这件事,朋友询问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孩子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父母做了错也应该向孩子道歉。通过这样引导式的倾听之后孩子心里想的你也就知道了,这样就能保证你们的沟通处在公开区域。
亲子沟通除了锁定区域还需要注意沟通方式
1. 区分主观意向和客观事实
区分主观意向和客观的事实,就是指,要么做事的时候要就事论事,看到什么就毫不掩饰的说出来,要么带着个人思想的去陈述事实,这就是沟通时的方式,简单的说,主观意向就是个人的想法,而客观事实就是真实存在的事情,比如在上述偷看日记这件事上,女儿看到了这件事,并毫不犹豫的表示,你竟然偷看我的日记,他将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和主观意向混为一谈,但人会偏向于客观事实,于是就会做出应激反应,沟通方式也绝对不鼓励主观意识过于强烈,而主张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所以区分两种情况也是尤为关键。
2. 感同身受并及时反馈
我们能够从中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感觉,并且及时的表达和反馈出那种感受,从而让沟通变得更为顺畅,当然我们也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毕竟一个是客观,一个是主观的,只有感同身受才能表达出真实的想法。比如日记本这件事,女儿看到了妈妈在看日记,但她应该从中明白,自己的日记是放在桌子上打开的,即便自己看到陌生人的日记,也可能会好奇,通过这种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而家长也应该去感受女儿的心情,日记被看相当于秘密被曝光,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会着急,沟通时,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到对方的情况,并为自己得到一种反馈,而不是凭借主观意识把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强加在对方的身上。
3. 表达要求和希望
樊登老师在解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我们不是生而就是圣人,在生气时我们天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他人,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你就会把自己的生活给搞砸了。但每个人如果都能够记住这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自觉地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深吸一口气,然后套用这个公式,真诚地倾听、反馈,相信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豁然开朗。
表达尚未满足的要求,其他人才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同时也要告诉对方我们的希望,只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我们自己希望他做什么,这样的交流沟通才会更有效果,比如日记这件事,女儿认定妈妈偷看了日记,并且还强加了几项罪名,但换个角度来说,她应该提出自己的要求,可以要求妈妈不许干涉自己的生活,也希望妈妈能给自己自由的权利,在交流过程中,也尽量避开抽象语言和暴力语言,要借助具体的描述来表达要求和希望。
比如,女儿要告诉妈妈,偷看日记是不对的,希望妈妈尊重个人隐私,当对方认识到了错误,从而也就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亲子沟通中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义+38%声音+55%肢体语言
了解到这个公式,你们明白其中的意思吗?其实它表达着人传递出来的消息,只有7%是语言的内容,有38%的是声音的沟通,而肢体语言占主要部分,声音沟通就是一个人的语气和语调,而肢体语言则是动作、神情、眼神和坐姿等等,这两类也可以称之为“非语言沟通”,语言的沟通能直接的反馈出想要传递出来的内容,而剩下的非语言沟通则是通过细微的心理变化表现出想要说的话。
其实两者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但反倒非语言却是人的真实想法,所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要重要多了,怎么说能反馈出太多的信息,比如如何通过肢体和声音表达我们的想法,而说什么则是直接通过语言沟通传递信息,然而很多孩子思想并不成熟,他们不懂家长说什么,所以怎么说就成了最有效的沟通方式,那么怎么利用好怎么说呢?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1. 肢体动作
一个人的肢体动作会涵盖非常多的心理信息,虽然肢体动作传递信息并非是明确的,但却非常有用,尤其是在沟通的时候,一个肢体动作就会出卖人的真实想法,例如我国的机关部门,他们在审查犯人过程中,会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去分析这个人的心理想法,如果一个人时常去摸头发、摸脸,说明此时的他非常的焦虑不安,可能他真的存在犯罪事实。
动作是非语言行为的一种,通过动作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
在亲子沟通当中,肢体动作依然是用处的,通过肢体行为,我们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到底是紧张不安还是兴奋激动,一个肢体就能反馈出答案,或者通过肢体动作中的坐姿、神情等了解对方的想法,当然孩子也会从我们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相反父母的肢体动作过于夸张或者是用力,就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因为一个人的肢体动作和内心感受是对称的。
2.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也是微心理学的一种,人的情绪变化就是情感状态的直接反馈,无论处于什么情况,微妙的表情总能反映出内心的想法。
比如,当一个人不耐烦时,他的嘴角会微微下垂表示不服气,虽然不会直接的表达出不爽,但微妙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如果一个人是快乐的,他的表情也会显得很愉悦,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会经常微微一笑,这种状态说明他此时是轻松快乐的,你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并没有引起他的反感和紧张。
面部表情也可以应用于亲子沟通当中,毕竟很多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一条界限,他们认为父母是大人,是严厉的,于是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无法得到表达,双方若是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会变得冷漠,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去观察面部表情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改变沟通时的语气,让对方打消顾虑,双方能够轻松愉快的沟通。
当然沟通者也应该表现出较好的面部表情,这样被沟通者才能置身于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沟通才能得到效果。
3. 语气
在沟通中,恰当自然的运用声调,也是沟通中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温柔的语气会让显得沟通是坦率和友善的,但如果是激动的语气,会让人感觉到紧张,而且语气给人反馈出的信息是一样的,阴阳怪气的声音会显得是讥讽,发出鼻音或哼声会给人一种傲慢无礼,缺乏诚意的感觉,这样的沟通会让人产生不愉快,甚至会导致沟通发生冲突,在沟通时,不由自主的发出一些声响,比如叹了一口气,或嗤之以鼻的轻笑,这些副语言都是在向其他人传递内心的语言,所以一定要注意语气的使用,不要滥用。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沟通的父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确会出现诸多错误,他们也会跟家长较劲,表现出不听话的情况,但是我们要知道,家长在亲子关系中永远是占主导位置的,所以家长的沟通方式也决定了亲子关系的好坏,家长一定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的对孩子指点,可以换角度思考,如果成年人被人用暴力语言沟通教导,我们内心肯定会愤懑不平的,何况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
父母的沟通方式里,也藏着孩子的未来,与其埋怨孩子总是听不懂你说什么,还不如和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