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领导!拥有威严前,先和孩子做朋友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丨福林妈咪

长久以来,父母总是以“教育者”“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我们可以理解,教育的施行过程中,威严的树立的确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指令。

然而,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如果孩子的成长是从接收父母“指令”中被动获得的,那么,孩子自身主动获得提升的能力就会降低。

所以说,威严是把双刃剑,其中的厉害关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而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在建立威严之前,先跟孩子做朋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遇到“习惯性反抗”的孩子。父母说什么,他总是跟父母“唱反调”。

让他去做作业,他非要等到看完电视。让他吃饭,他又要玩会玩具才行……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抗情绪?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引发了孩子的反抗情绪。

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放在家长身上更容易感受。为什么我们对领导的安排总会产生那么一些“表面奉承暗地叫苦”的想法?正是因为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造成下属习惯性的带着有色眼镜审视领导的安排。

为什么我的工作这么多?为什么我要加班?为什么……

孩子也是一样,当孩子意识到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来管控自己的、管理自己的。那么这种不平等关系,同样会 引发孩子的对立情绪。

凭什么你让我吃饭我就要吃饭?玩会玩具再吃有什么不可以的?

其次,不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同样用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来说,因为阶层的不同、等级的不同,领导很难设身处地的为员工考虑。比如,领导总是跟你谈工作,很少跟你讲待遇。比如,领导总是告诉你该如何努力,很少告诉你要学会放松。

放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因为关注点的不同,父母总是把视线锁定在“孩子如何才能成长”的问题上,而对于孩子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大部分父母缺少这方面的了解。

这也就告诉我们,以“领导者”“教育者”的角色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

1. 对立关系下的反抗情绪

就想上面说的那样,如果父母把自己当作“领导者”,那么他绝对会滥用“领导者”的特权。比如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你不用胡搅蛮缠,我怎么说的你怎么做!”

这其实就是一种滥用权力的表现。

长此以往,这种特权下的不平等关系就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耐心,进而产生反抗情绪。

不可避免的,教育的氛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2. 无法全面的了解孩子

因为对立关系的产生,孩子无法真实的表达自己,而父母也就无法全面的了解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强调自己“管理者”的身份,那么父母的视线也会更多的关注到孩子的“成长问题”“能力提升问题”上,而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了解。

要知道,无法全面的了解孩子,就无法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这从根本上,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理念。

3. 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

就像领导与员工那样,很多问题很容易解决,只需要领导的一个决定,甚至一句话。比如,员工工作处理不当造成了损失,领导一句话开除员工,事情就得到了解决。

当然,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无法“开除”孩子,但依旧可以武断的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与小朋友发生争执动手打人,那么很简单,面壁思过去吧。

很容易感受到,虽然我们制止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但对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来说,我们的方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影响,甚至会加剧孩子的反抗情绪。

由此我们可以说,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对于孩子的成长无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不应该以领导者自居,而应该跟孩子“做朋友”。

显而易见的是,朋友关系更加公平,更容易相处,对于孩子来说也更愿意接受,更愿意与朋友分享自己。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跟孩子做朋友?或者说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平等、尊重、信任

朋友之间最核心的内容在于平等,失去平等,朋友关系就失去了继续的可能。

而尊重和信任,又是对朋友关系最强烈的维护。

放在孩子的教育上,平等,意味着我们要放下“父母”“领导者”的架子,处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上,这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孩子,拉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尊重和信任也是如此,其实教育理念一再强调过,当孩子出现问题或者处理不当的时候,首先表达尊重和信任,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2.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为什么孩子跟小朋友吵架之后,我们首先会责备孩子?正是因为我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你或许会更加理解“玩具被别人抢走的失落感”,“没有得到允许就抢走自己玩具的焦虑感”,当你能够理解这些感受,或许你就不会急于责备孩子了。

3. 从朋友关系晋升为“大哥哥、大姐姐”

虽然哥哥姐姐也同样是朋友关系的一种,但你要知道,孩子对于“大哥哥大姐姐”的认可,远远高于同龄的小朋友。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孩子王”那样,当我们从孩子的朋友晋升为“孩子王”的时候,孩子对于我们的教育会更加容易接受。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在与孩子和平相处的前提下,不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让孩子主动对你产生崇拜情绪,进而得到孩子的认可。

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们教育所探讨的内容。

强硬的教育方式,喜欢以“领导者”的姿态,硬性要求孩子,并让孩子得到成长。这种方式虽然会产生很多弊端,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最为常见,最为普遍。

而理性的教育方式告诉我们,跟孩子做朋友,理性的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所以说,家长朋友们,是时候放下“架子”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欢迎加入福林妈咪粉丝圈,来和育儿大咖还有志同道合的宝妈们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