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孩子会通过对父母撒娇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撒娇不起效果,就会用哭闹、耍无赖来“要挟”,在公共场合令家长下不了台,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对孩子的哭闹束手无策,只能在当下满足孩子的愿望,但下次孩子又会故伎重施变本加厉。
林林的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逛超市,林林看到小汽车就想买,“家里已经有很多小汽车了。”林林妈妈试图讲道理劝说,但孩子就是不依,赖在原地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在地上打滚。无论妈妈怎么劝说就是不肯起来。路过的其他顾客指指点点的小声议论:“这孩子这样,家长是怎么教育的?”
林林妈妈没办法只能先买下小汽车,再去哄儿子。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中都会发生,一次哭闹起了效果,就会将此当做与家长交易的筹码,在这些孩子眼中,只要自己哭的够响,动作够大,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家长为了在公共场合不失了面子,也心疼孩子哭哑了嗓子,买个玩具只是小钱,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
但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满足,会让孩子形成一个惯性思考:“父母就应该给我所有我想要的。”在成长过程中这种想法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孩子的行为方式,他们只要遇到无法满足自己的事情,情绪就会不受控制,“不孝顺”成了常态。
"无条件满足孩子"说白了就是溺爱,希腊教育学者罗格说过,父母越是放纵,孩子越是无能,遇到问题,他们第一反应是求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家长的满足会直接导致孩子自立性变差。
高情商的家长都这么做
1. 不要打,孩子还小,你打他不公平。
2. 不要骂,会给孩子留下不文明的印象。
3. 不要说教,孩子情绪激动时,说什么也听不进去。
4. 不要走开,看着他闹,等他情绪平复。
孩子哭闹时,不要劝也不要打,就在一旁看着,等他情绪稍微平复后直接带回家,路途中保持沉默。到家之后,回到熟悉的环境,孩子肯定还会继续闹,这时同样保持沉默在一旁盯着孩子,一直等他不哭了,再用毛巾给他擦擦脸,倒杯水,用直接的语气教育他这样是不对的。
过一段时间,可以给孩子一些小奖励(不是他们原本想要的东西),作为一种补偿。在遭遇不幸之后,人的精神会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在这个阶段,别人任何细微的示好,都会被无形中放大,帮助他们更快的恢复,并因此与示好者建立深厚的感情。
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两次后,孩子就会明白哭闹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还会面对"恐怖"的妈妈(大人不说话,在孩子眼里非常吓人),而讲道理反而能得到妈妈的奖励,渐渐的就会放弃这种行为。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我们要清楚,心灵的建设比物质的满足更重要,溺爱只会害了孩子,用细心、耐心来陪伴孩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