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菲小猪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教育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个层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在这三者之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最早,也是伴随孩子时间最长的,简而言之,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主导孩子日后对于学习的态度与人生。而邓超导演的第三部电影《银河补习班》,恰恰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为广大家长呈现出家庭教育本来应有的样子。
《银河补习班》的海报中有这样一句话:献给父亲,送给孩子。很明显,电影中的“马皓文”和“马飞”父子之间,就是一个完整而典型的正确家庭教育方法的呈现。邓超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用这部电影不仅是在教育广大家长,也是在鞭策自己:父母到底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电影中的不同角色,代表的就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马飞的母亲“馨予”和养父“老孟”代表的是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孩子可以张口就骂,动手就打,最后用一句“我是为你好”作为自己免责的借口,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承袭千年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追求个人的解放与成长,这种教育方式就显得格外刻板——这也是馨予老孟的角色虽然很强硬却颇有喜感的原因,因为这种不合时宜教育理念营造的违和感,的确让她和梁超显现出了另类的喜剧效果,堪称全片的搞笑担当。
而李建义出演的闫主任,代表的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思维。那就是一切以考试为标准,只要能够考出好成绩,用什么手段都在所不惜。毕竟,在马飞上学的年代,正是应试教育晚期,素质教育已经开始提出的年代,那个年代出现了韩寒等“另类”的学生,向应试教育发起了挑战。不过,考试仍然是学生的华山一条路,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虽然闫主任是片中“反派”的存在,但他其实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绝非是完全的错误与否定!
到了邓超扮演的父亲马皓文,他无疑是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了。对孩子他采用了一种看似放任自流的“无为而治”的方法,但其实是“有教无类”让孩子向多个方向全面发展,再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向和目标。然后,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孩子可以自主学习,而不是通过老师与家长填鸭式的教学,把知识强制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客为主,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成绩。
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我们身边从不缺少!就说猪姐吧,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一直贪玩,成绩长期垫底,但是因为一场家庭变故,从高二他开始发奋图强,学习成绩迅速提升,到高考之前,甚至有一次考试的成绩已经进入了重点本科线……最终他虽然与重点失之交臂,但却进了一所不错的本科大学!要知道,高中的课程难度极大,一个从高二才开始发奋的学生,能够考进本科,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主动学习的威力有多大么?所以电影中只是初中生的马飞成绩突飞猛进,更绝非凭空杜撰!
当然,邓超绝不仅仅是提出一个从孩子兴趣出发反客为主的理念,他更主要的是通过电影告诉我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绝不应该是一个拿着鞭子不断鞭策孩子的长辈、导师。而应该是一个在赛道边上为孩子摇旗呐喊的鼓励师。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干涉孩子的学习,我们只需要从旁鼓励,哪怕只是从倒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五,这一点点微末的进步,都值得鼓励。教育孩子学习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得到学习的方法。把知识强加给孩子,远不如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受益匪浅,影响终身。
对于孩子来说,当面对家长的批评和鼓励这两者之间,一定是后者对于比较心理极强的孩子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影中的马飞最终能够驾驶损坏的飞船成功返回,何尝不就是因为父亲鼓励的话语激发了潜能与主观能动性呢?所以电影通过这一情节也在告诉我们,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你能飞多高多远,而是要能够做到平稳着陆。而家长的鼓励,便是接住孩子的最柔软的气垫。它也许不能够决定孩子的上限在哪儿,但却可以决定孩子的下限不会很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