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被圈在家中不出门|妈妈:怕孩子受外界伤害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一鸣专栏】

8岁女孩被圈在家中不出门 妈妈:怕孩子受外界伤害

原创作者|一鸣

眼看着暑假快要结束,新的学期快要开始了,家长们也终于松了口气,孩子们要步入正轨了。

家住山东青岛的一位爸爸却为自己的女儿格外着急。

原来,他和妻子已经分居4年了。女儿一直跟着妈妈生活。


而且是一直被妈妈圈养在家里,几乎不出门、不上学,没有自己的小伙伴,甚至连爷爷奶奶都不认识。

孩子从小就不出门,越大越更不想出门了。

在采访中:

孩子爸爸说,妈妈生怕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才不愿意让孩子接触人。把能帮着说上话的都找来劝妻子,但一点也不管用。

孩子妈妈却说,在家里从不限制孩子自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学什么就学。

但幼儿园老师不这样教育,她担心老师委屈了孩子。

这位妈妈让孩子一直活动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不让她接触外面的世界。

这看似非常安全,非常自由,但这样养出来得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外界的风吹日晒雨淋。一遇到困难挫折,必定会像一个失去翅膀的鸟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在《探索0-5岁宝宝脑部发育地图》一书中,丽丝·艾略特博士写道:

“孩子看见、摸到、听见、感觉、品尝、思考的每件事物都被转化为神经元突触的电波活动。

而不活跃的神经元突触——不管是没听过的语言、音乐,没试过的体育活动,还是没见过的山川,甚至从未得到过的爱,都将会枯萎死去。”

如果遇到问题,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会变得柔弱,甚至不堪一击。

这其实不是对孩子的保护,反而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01

不愿意踏出家门孩子,

最后变成了父母的心痛

近日,日本NHK电视台近日报道了一则悲剧:社工定期去日本56岁的男子伸一家拜访,父母已于十余年前过世,只剩他一人独居。

他身体日渐衰弱,社工每次让他去医院就医,他都回答没事,不用去医院。

没想到,十天后社工再次去拜访时,他已经饿死在家中。

NHK节目组采访到死者的弟弟二郎,二郎和哥哥不同,他很早就离开家,靠开出租车为生,父母去世后,他很少回家。

哥哥去世后,弟弟在满屋的垃圾中,发现哥哥遗留的日记本,墙面仔细记录着父母流下的钱还可以支撑多久。

哥哥本来是家里的乖孩子,从小就喜欢宅在家里,不愿意跟小伙伴交往,父母也没当回事。

但后来考试失利无法顺利升学,找工作也四处碰壁。

久而久之,再也不肯出去工作。

便成了家里蹲,这一蹲就是三十年。

弟弟还找到父亲生前的日记,里面满满是对儿子不找工作,只啃老的担忧。

父亲晚年被查出癌症晚期,母亲也得了老年痴呆症。即使这样,他们还是要照顾家里蹲的大儿子。

父亲的日记里,字里行间充满对孩子的担忧:要是我不能动了,这个家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很多父母都想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想让他受一点风吹雨打。

可是父母总会老的,当孩子需要步入社会的时候,孩子自己会发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同龄人要差很多,自信心就相对下降。

他做事就会畏手畏脚,甚至一蹶不振。

不让孩子多一些社会经历,实际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向深渊。

02

让孩子出去走走,好处多多

(1) 带孩子出去多长见识

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有见识的孩子,终会有一些惊喜为之相伴。

近日,张仰哲因为发现了恐龙蛋化石上了热搜。

张仰哲的妈妈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节假日期间从不让他闷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

张仰哲是个恐龙爱好者,妈妈非常支持他,经常带孩子参观一些恐龙相关的博物馆让孩子增长见识和知识。

2019年7月23日上午,张仰喆和妈妈外出游玩,途径河源紫金桥时,母子俩走到被洪水冲坏的桥边找石头玩。突然,小仰喆看到了一块有点特别的石头。

在采访中,他说:就看到一个圆圆的东西。我就碰了一下,它就掉了一块,我拿起来用手抹了一下就变成粉了,水泥不可能有那么软吧。

当时意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石头的仰喆,兴奋地问妈妈,这是不是之前在博物馆里见过的恐龙蛋!

妈妈李小芳也看着非常像,就马上把用手机拍下的视频发给了朋友,请朋友帮忙联系河源恐龙博物馆的负责人。

后经专家证实,这正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蛋。就做了一个初步发掘方案,就沿着那枚恐龙蛋的位置周边挖了一圈,往下挖了几十公分,就一下子发现了下面其它几枚恐龙蛋。

有网友说,就是我发现了,也不知道那是恐龙蛋啊!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让孩子多一些见识,孩子的人生便多一份精彩。

带孩子多出去走走,不仅让孩子身心健康,大脑也会得到彻底放松,让孩子神清气爽。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带领孩子了解这世界。它的样子,它的成色,它的习性,它的规则……

这样,他才会知道如何跟这世界相处,才不会在离开父母以后,见怪不怪,自信从容地走好以后的路。

(2) 开阔眼界,增强社交能力

在不断地与外界接触中,他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不仅对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还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快乐,也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脾气,性格,修养。

曾经认识一位妈妈,来自一个小县城。家庭经济说不上富裕,也算不上是书香门第。

但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还不到5岁,就已经跟着妈妈游览了国内不少的名胜古迹。

节假日常常跟着妈妈到周边城市,或者农村,发现各种好玩的,例如做彩陶、捏泥人,亲自做大大的棉花糖。体验到了很多的生活乐趣。

所以虽然才小小年纪,他比身边的孩子就更为稳重,来到新地方也从不会怯场,看到熟悉的场景也不会人来疯,并且很多时候,这孩子总是好奇心满满,非常有主见。

有一次,在游乐场因为一个问题,跟一位小朋友争执起来。

他说美国在北美洲,那个小朋友非说在欧洲。他的理由是欧洲很多都是发达国家。

那个小朋友急眼了,跟他大吼大叫。他一扭头,走到旁边去了。他谈起这件事跟妈妈说,“我不理他就是了。您不是说过,话要说给懂的人听吗?”

一个孩子如果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机会去接触外界的话,他所认识的世界就永远只有那么大而已。

孩子的眼界变得狭窄,思想变得固化,慢慢地愈加闭塞和顽固,而因此失去了体验这个世界有多美好的机会。

作家龙应台也曾说过:“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为了孩子能够学习到更多,见识到更多,家长还是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这也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个孩子最终长成什么样子,跟家长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呢?

首先,带着芳香的泥土,是大自然给人类馈赠的礼物。

让孩子多多接触大自然,不要总是觉得泥土会弄脏孩子的衣服,而不让孩子沾一点泥土。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是孩子的幸福感很重要的来源之一。有了幸福感,孩子自然会更加地活泼开朗。

其次,要让孩子积极参加他们自己的群体活动中去。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只有在与人的相处之中才能学会交往,得到更多的快乐。

再次,孩子在参加各项活动中要遵循活动规则,体验得到的来之不易。这样孩子在付出后再得到,会更加珍惜,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在孩子参加活动中遇到困难,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克服困难。同时自己面对困难时也要表现得乐观开朗,来积极地影响孩子,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见世面的重要性。

孩子见识少,就像井底之蛙,在他的世界里,天空就像井口那么大。他的未来也不会精彩到哪里去。

如此,孩子也更能够置逆境而不狭隘,遇险阻而不迷茫,临“洪流”而不动摇,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本文为一鸣原创投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