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尝试与盲目冒险仅一步之遥!父母的引导方式很关键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上一篇文章写了一个事例,一个1米8的爸爸,用几句话将孩子想尝试的勇气毁灭殆尽。通过这个事情,分享鼓励孩子勇敢的沟通方式。没想到评论区出现一些批判的声音,偶尔还有两句难听的话,说什么将来孩子爱上冒险,当上驴友,天天处于危险当中时,我就不会在这里大放阙词了。

说实话,看到这些评论我有些意外。我回复给其中一个网友的内容是:“鼓励孩子勇敢,不等于推着孩子去冒险!”

如果分不清勇敢与冒险,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勇敢与自信”的这件事,就无从谈起了!

勇敢,不是无畏的冒险,而是敢于承担责任,是有勇气做一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冒险,是不顾危险或不顾规则地去做事!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或别人。

如果把冒险当成勇气,那么孩子将会看不清边界,意识不到可能的后果,成为了一个拥有“匹夫之勇”的莽撞人士,甚至挑战社会规则的叛逆者!

喜欢肇事的年轻人、喜欢闯祸的孩子、喜欢冒险的成年人,他们大多有一种逆反心理,喜欢挑战一些边界,如:空间的边界、社会秩序的边界、市场运营的边界以及人性的边界。

勇敢与冒险虽然没有一条清晰的边界,但这两者我认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上篇提到的项目

(一)危险程度不同

鼓励勇敢与推着孩子去冒险,这两者的危险程度是不同的。

鼓励勇敢的事情,危险程度是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推着孩子去冒险的事情,危险程度可能是我们无法承担的。

通过这样两组事例比较一下:

(1)

如果孩子滑滑梯,不敢滑下来,我们鼓励他去做,即使没滑好,因为我们陪在身边,顶多是磕破了,不会出现严重的受伤;这是鼓励他勇敢;

如果孩子站在两米高的台子上,下面是水泥地。孩子不敢跳下来,我们还会鼓励他跳下来吗?他若真跳下来,腿也许真的会断吧!这就是推着他去冒险!

(2)

游乐场一个项目,建议1米4以上身高的孩子才能做。

如果你的孩子1米5了,身体也很健康,他有些害怕不敢去做,你鼓励他去做,这是鼓励他勇敢;

如果你的孩子才1米2,你鼓励他去做这个项目,就是推着他去冒险。因为规则的制定是经过反复实验以及安全因素的衡量的,违背规则去做,有可能会出现让我们“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后果!

那些偏要到“前方禁止通行”的路上去探险的人们,就是在冒险!冒险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包括失去生命,都应该在他们出发前考虑的因素之内。

网络图

(二)勇敢的范围,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得多!勇敢,是敢于说实话;(如:我很难过,我也很想考第一名)勇敢,是敢于承担责任;(如:对不起,这是我碰撒的,我会一颗颗捡起来)勇敢,是明知道会失败,仍然愿意去尝试;(如:明知道自己运动会得不了前三名,依然用尽全力在奔跑)勇敢,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如:爱惜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勇敢,是有勇气尝试有挑战或有些害怕的事情(如:演讲、唱歌)……

勇敢的这些含义,冒险大多数没有。有联系的就只有第3点和第5点。

在百度百科上,冒险的定义是这样的:

冒险指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不顾主、客观条件的盲动、蛮干。

比如:

自己改装的摩托车,没有经过几次实验,就非常大胆地开到公路上去飙车,这是冒险;而且确实出过这样的事故。

高空行走等所有的极限运动,都是冒险。

并不是冒险的事情不能做,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只是,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去做什么高空行走的挑战,包括我在内。

所以,我不主张推着孩子去冒险。

我建议的是:

在安全的范围内,引导孩子勇敢,激发孩子的内心力量,让孩子越来越独立和自信!

网络图

(三)引导孩子勇敢的方式

一件事情,如果孩子不敢做,肯定有“害怕”的感受在内。

孩子害怕什么?家长要清楚。

只有我们清楚了害怕的内容,我们才能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沟通和到位的保护。

【淏仔的晚会主持】

我的儿子淏仔,小的时候见人害羞,不敢打招呼。后来长大了一些,敢说话了,我就在尊重他的前提下,给他报了主持人特长班。

去年圣诞晚会,老师让淏仔当其中一名主持人,这让淏仔感觉有些压力和害怕。

我问他:“淏仔,能和妈妈说一说你都害怕什么吗?”

淏仔想了想说:“妈妈,我最害怕的就是忘词儿。我感觉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话,很害羞。”

害羞,这是他自己要攻克的一个关卡。相信主持人课上,老师也会有所建议。我对此并不擅长,因此,我把关注点就放在了“忘词儿”上。

我问他:“那我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不忘词儿呢?”

(这是正面管教的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孩子的价值感)

淏仔想了想说:“我多背几遍台词,把台词背得非常熟,有可能就不会忘了。”

我说:“嗯,这是一个好办法。那这段时间,妈妈陪你一起对词吧,好吗?”

淏仔非常开心地同意了。

等到晚会前的那个晚上,淏仔再次感觉到压力和害怕。

我看到这种情况,我就主动给他做了好几张手卡,让他拿在手心里,忘词儿的时候就可以看一看了。淏仔马上感觉踏实很多。

虽然到最后淏仔也没用上手卡,但是这就是我鼓励与支持他的方式。这种方式,能缓解孩子的害怕与紧张,让孩子勇敢地向前迈步!

我们怀着一颗爱与支持的心去引导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一起度过难关。而不是站在对面,用命令或者指责的态度,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应该如何如何。

网络图

(四)有防护措施的,是勇敢的尝试;否则就是冒险!

善泳者溺,善骑者堕。

——这句话也是出现在上一篇评论区的一句话。

试问,有多少人会因为这句话坚决阻止孩子去学游泳?

游泳者溺水,不能让“会游泳”这个事情来背锅。

溺水的人,大多都是不顾边界、不顾警告牌,偏在非游泳区游泳的人!

害了他们的,不是他们会游泳,而是他们不顾规则,是一群“冒险”的人!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游泳馆也有溺水的人”。这其实就有些抬杠的意味了。就像绿灯时好好走着斑马线的人,也有出车祸的事情一样,是概率事件。但总不能因为这,就天天在家里坐着不出门吧?

所以,虽然勇敢与冒险不好划清界限,但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我们依然需要区分一下。

网络图

我认为判断一件事是勇敢还是冒险,可以通过是否有相对足够的防护措施来判断。

比如:

(1)孩子想体验在野山攀爬时:

冒险:直接同意,带着孩子去野山,没有保护措施,直接攀爬。一但脚滑,后果很严重。

勇敢的尝试:在有保护措施的地方攀岩,即使没踩稳,上面有吊绳或下面有气垫,不会伤害到人身安全。

(2)当刚学会游泳的孩子想体验独自游泳时:

冒险:感觉很开心,孩子长大了,然后留孩子独自一个人游泳,父母直接走开了;

勇敢的尝试:告诉孩子沿着浮标游泳,一旦发什么不适,可以马上抓住浮标停下来;同时告诉工作人员多关注一下;父母在游泳的时候也要隔几分钟就偷偷看看孩子是否安全。

网络图

(3)当孩子想要体验独自在家的感觉时:

冒险:同意孩子独自在家。

勇敢的尝试:告诉孩子他长大了,可以尝试自己在家,相信孩子能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同时给孩子这样的安全建议,如不能随便接触电和火,远离阳台,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敲门时正确的做法……给孩子留一个手机或者iPad,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联系到父母;或者给家里装一个监控。

当父母和孩子一起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想到了,然后引导孩子想出安全措施,或者父母提出相应的建议,将安全系数提到最高。保证在孩子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更多的体验到自己的独立与力量!这才是培养孩子的勇气!

同时,当父母这样思考问题时,孩子也会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学到这样的思维模式。

现在做的这件事,有什么可能的后果?如何做能避免出现这些不好的结果?如何做能保证更安全?准备得相对充分了,就大胆的放手去做吧!同时,无论成败,都勇敢地承担结果。

网络图

【还有一种勇敢,叫大义大爱!】

还有一种人的勇敢,是明知道自己可能会失去生命,依然会一往无前的去做!虽然没有多少防护措施,但依然争先恐后的冲锋陷阵!

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

当年参加抗日战争和其他所有保卫国家战争的英雄们以及所有的士兵;5.12赶往四川汶川灾区参与救援的人们;每一个逮捕罪犯的警察,为维护国家和平而做出贡献的士兵;每一个参与救火的消防队员……

他们知道他们做的事情,有可能会让他们献出生命,但是他们依然去做,因为这是为人民、为国家、为整个世界的美好而做的伟大行为!

是一种伟大的勇敢,这是一种大义大爱的责任感,这是一种让人非常敬佩的精神!

我们之所以能够这么幸福、平安的生活在如此和平的世界,都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勇于奉献、甘于付出的勇敢的人!

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都在感慨在中国的安全感很强,在半夜也能独自上街。

每次看到这样的信息,我都觉得非常感动,非常温暖。

网络图

【结束的案例分享】

当淏仔第一次想在姑姑家过夜时,大概四岁左右。我老公与公公婆婆听到后都是反对的态度,感觉特别不放心。

我就问他们:“你们担心会发生什么?”

他们说:晚上姑姑睡不好、淏仔换地方睡不好、淏仔蹬被子冻感冒。

我说,一个晚上睡不好也不会影响太多,第二天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大不了白天再补觉;如果淏仔不小心感冒了,那就吃点感冒药吧。

这些担心出现的不好后果,既然都可以承受,那么这件事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去做呢?

于是,淏仔第一次在外过夜,就在我一个人的支持下完成了。而且大家睡得都很好,谁也没有感冒。淏仔也感觉自己长大了,成就感、新鲜感都是满满的。

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越来越勇敢和独立,让孩子有勇气、有能力面对社会上的人和事,面对外界的困难与挑战,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我们保护得了孩子一时,我们无法保护他们一世。

所以,我们的行为如果支持到“让他们更独立自信”这个目的,就可以继续保持;

如果我们的言行违背了这个目的,我们就要停下来反思一下,这样做到底好不好,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以上,希望能帮到大家。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庭教育讲师,“非暴力沟通”的践行者。我不是专家,我的原创文章是基于我的学习和实践而写,希望朋友们建设性的参考。如果能给到大家一些启发,我很开心。若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