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吼大叫,最无效的教育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7
"

在教育孩子时,一些妈妈常常使用吼叫的方式,一是源于对看似有各种“问题”的孩子的说话习惯,二是追求一时的所谓的“教育效果”。但是,与当时“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吼叫式教育的弊端实在太多了,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不吼不叫”式的教育值得称道,不仅会让妈妈更加理性,更有方法,还能让孩子更加信服妈妈的教导,进而不断成长与进步。所以,不吼不叫,是妈妈必须掌握的教育智慧。

把不吼不叫教育孩子当作一种使命

如果说,包括你在内的很多妈妈天天在冲孩子大吼大叫,你会认同吗?想想自己,看看周围,这是不是一个特别残酷的现实?

大吼大叫,在今天已经成为很多妈妈“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觉”“日用而不绝”的一种坏习惯了,甚至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

吼叫时间:任何时间!

吼叫地点:任何地点!

吼叫原因:任何原因!

吼叫效果:唬住孩子?

说到时间,一天当中似乎从早上醒来睁开眼,到晚上睡觉闭上眼,在此期间妈妈只要是面对孩子,总有更多的时间与力量去冲孩子吼叫……说到地点,可能是在家里,可能是在学校门口,可能是在从家去往学校或从学校回家的路上,甚至是在上课外班的路上,饭店、公园、旅行目的地……我们似乎常能看到正在吼叫的妈妈。说到原因,不管外在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都一股脑儿地归为孩子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借口都会找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身上确实有各种“漏洞”等你下手,孩子那么小,常常成为妈妈发泄情绪的对象。说到效果,能唬住孩子,就是有效果吗?我想这个效果也是假的、暂时的,因为孩子的心灵是受伤害的,而且还是内隐不外显的。一点也没效果吗?也不是,因为孩子内心的怒气积攒多了,会“以暴制暴”地回击———这是反效果。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又或是原因和效果,或多或少都是处于变化中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个吼叫人和被吼叫的对象,吼叫人一般是妈妈,被吼叫的那个似乎永远是孩子,不过有时候也包括自己的“另一半”。当然,也还有特别例外的情形,就是孩子对吼叫的回击———更大的吼叫,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那么亲子关系也就到了很难修复的程度了。想想是不是有点可怕呢?所以,不要认为所有的吼叫都会发挥震慑作用,物极必反。如果有一天让孩子真的“反了”,那就真的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

所以,为人父母者,尤其是做妈妈的,理应做到不吼不叫,并立志以不吼不叫的方式把孩子教育好。做妈妈的要切换一下教育模式,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上,而不是用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如此,家庭教育才不会本末倒置,才会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确实应该把不吼不叫教育孩子当作一种使命。

你可能会质疑,不吼不叫的教育效果一定胜过大吼大叫吗?只要能起到教育孩子、警示孩子的目的,何必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吼叫呢?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一声吼叫往往会比柔声柔气地讲100句道理管用啊。“零吼叫”或“不吼不叫”的教育方式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要把这种教育方式当作使命呢?

这些疑问提得很好,尤其是最后一条。确实,“使命”意味着无条件的承担,有必要把“不吼不叫教孩子”的模式当成使命吗?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吼叫?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吼叫?吼叫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相信下面这个场景在生活中很常见:

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儿子也凑了过来,踮着脚摸了摸鸡蛋,正想拿一个鸡蛋看看,妈妈突然大吼一声:“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儿子听到妈妈的吼叫,先是一惊,然后赶快把手缩了回去。

妈妈为什么会吼叫?因为不想让儿子打碎鸡蛋。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妈妈还会对儿子吼叫吗?会,因为吼叫起到了作用。还好,这一次鸡蛋没打碎,但下一次就难说了。因为你越是强调“别打碎”,孩子反而会下意识地加深对“打碎”这个说法的印象,从而真的打碎鸡蛋。而且,还可能因被妈妈的吼叫吓得“失手”打碎鸡蛋。

除了想制止孩子可能会发生“意外”的行为之外,当孩子把你惹得气急败坏时,你可能也会选择以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当你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他却屡教不改时,你能忍住不发火吗?

这么大略一看,引发吼叫的“根源”好像就是孩子的所作所为不合你的心意,激发了你的愤怒情绪,你又急切地希望他能够服从指令,于是嗓门提高了,语速加快了,面目变得狰狞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愤怒情绪和想控制孩子的想法,使你好像不得不吼叫,好像你也很无奈。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一吼叫,孩子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不外乎两种,一是听了、从了,二是反了、抗了!也就是说,对孩子吼叫的时候,他只会做出或服从或反抗的反应。

如果他服从了,你会立刻尝到吼叫的“甜头”,于是,不知不觉地就会加大对孩子吼叫的频率和力度。但是,孩子行为上的服从,并不代表心里服从。如果他口服心不服,等到他“忍无可忍”的那一天、那一刻,就如同前面所说的,他会一下子用更加强大的、歇斯底里的吼叫方式,甚至还伴随着某种不可预知后果的行为来表示对你的不满。那时,你除了伤心难过之外,可能很难理性地把孩子爆发的原因归结为你日常的吼叫,而且从此之后,你可能永远失去了能制服他的方法,他也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逆反期。可怕的是,他会带着这种逆反情绪与家人、同学、老师等所有人相处,成为大家眼里的“钉子”。

而另一种情景是孩子老老实实顺从了,他为了避免听到你的再次吼叫而战战兢兢地生活,他不会主动去尝试新鲜的事物,他会因为害怕犯错而拒绝成长,从而逐渐变得胆怯和懦弱,最后成长为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可见,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不是叛逆、反抗,就是胆小懦弱、毫无主见,这就是我们要把“不吼不叫教育孩子”当作使命的根本原因。

既然“吼叫”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没有好处,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不吼不叫”。

不要奢望孩子有多听话,而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用柔和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当然,这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也许不短暂,也许你有时真的无法控制住情绪做到零吼叫。但是,只要有这个意识,不断鼓励自己,再加上不断学习、理解、领悟与践行,吼叫的频率就会逐渐减少,吼叫的力度也会逐渐减弱。一定要相信,随着你的转变,孩子也会逐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总有一天,你会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孩子。

大吼大叫,无关教育,所以无效

吼叫,总是声嘶力竭的,总是脸红脖子粗的,总是怒气冲冲的。气大伤身,先别说吼叫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单对自己的伤害就已经是满满的。对此,年轻妈妈应该有所觉知。

尽管如此,吼叫却依旧具有强大的黏性,一不留神就偷偷“潜伏”下来,黏在很多妈妈的“嘴边”,伺机“作案”。当孩子还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只要是没有入妈妈的法眼,这种具有黏性的“吼叫”就会施展某种魔力,从而让妈妈立马提升音调,试图吓孩子一跳,试图让孩子听话。眼前这件事过后,它就又“乖乖潜伏”下来,等待下一次冲孩子“发威”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妈妈都认为“吼叫”不是自己的本愿,怒气冲冠时,“吼叫”就像心魔,不受控制。吼叫,怎么不是本心所愿呢?你不就是打算唬住孩子的吗?不就是借此机会跟孩子发泄一下情绪,展现一下自己的“威风”吗?但你知道这个行为在孩子看来是什么样的吗?

晚饭前,3岁半的孩子执意要吃零食,妈妈自然不允许,但是孩子也很执拗。妈妈劝说无果,怒气上来,大声吼叫起来,孩子不情不愿地被吓唬住了。

待到平静下来,妈妈问孩子:“妈妈刚才冲你吼,你是不是觉得很害怕?”孩子点点头:“妈妈刚才那么对我喊,就好像怪兽一样。”

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让他感觉愉悦的,什么是让他觉得难过的。妈妈与怪兽,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角色,却只因为吼叫,而被孩子直接画了等号。

妈妈的吼叫中充满了怒气、抱怨,充满了对孩子的种种不满,却唯独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耳中的吼叫,全是对他的否定,对他未来的负面预言。接收太多这样的信息后,孩子要么变得毫无自信,凡事不敢做决定,不敢努力尝试;要么变得无所谓,反正无非就是被吼一顿,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变。

实际上,不吼不叫的家庭,才是能够正常开展教育的家庭。

不吼叫,意味着可以更冷静地去看待孩子的种种变化,意味着可以从孩子的各种表现之中看到他的身心成长,在这样的前提下去给出建议、意见,提供帮助,才会让孩子从教育中有所收获。

前面那位被孩子形容为“像怪兽一样”的妈妈,在听到孩子的回答之后,接下来是这样回应的:“哦,妈妈之所以会变成那样,是因为你不听话啊!你如果好好听话,做个乖孩子,妈妈也就不对你吼叫了。”

这个回答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是妈妈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了孩子身上。在妈妈看来,归根到底还是孩子的错,只要孩子不犯错了,妈妈自然也就不吼叫了。错误的认知让很多妈妈一直坚持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在承受着对这种方法屡试屡败的痛苦。所以,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不要让吼叫成为新的“体罚”方式

孩子总会有各种不听话的时候,孩子总会有做不好事情的时候,孩子总会有不让父母满意的时候……相较于几十年前打骂育儿的年代,今天单纯的打骂等体罚手段已经很少见了,绝大多数妈妈都能很理智地意识到,打骂并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可是有这样的意识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已经找到好的教育方法了吗?显然不是。很多人依旧会疑惑,会迷茫。孩子出现问题,或者说表现得并不如自己所愿,总不能不管吧?打骂是不行的,那又能怎么办呢?新的教育方法在哪里?思来想去,好像也只能大吼大叫了。或者说,根本就用不着思考,大吼大叫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于是,一种新的“体罚”方式“顺理成章”地出现了,那就是大吼大叫。这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式行为,在妈妈们看来是很有震慑力的。但是,如果严格地说这是一种“体罚”,有人却并不同意,她们觉得“吼叫不是惩罚,而是准备惩罚前的警告”。你也这么认为吗?

一个夏日的中午,年幼的孩子不好好睡午觉,妈妈自己很困也很累,天气炎热导致其内心更加烦躁。

看着孩子在床上不停地来回翻滚、唱歌,甚至还时不时把毛绒玩具丢在地上,妈妈当下火气暴涨,直接吼道:“你再不睡觉,我就打你屁股!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就你这么调皮,一点都不听话!你这样是没人喜欢的!”

孩子一愣,嘴撇了撇,马上就要委屈地哭出来了,妈妈接着就又吼了一句:“不许哭!闭眼睡觉!我不理你了!”

孩子使劲忍着眼泪,又不敢动,但还是没睡着。

妈妈每次扭头看到依旧睁着眼睛的孩子,都忍不住内心的怒火,处在即将爆发的边缘。

在妈妈的逻辑里,“我现在吼你,是在为后面打屁股这个真正的惩罚做准备,我在用吼叫震慑你,你要赶紧识趣”。妈妈把“打屁股”和“不理你”看作惩罚,而吼叫只是对孩子的一个很严肃的“提醒”。

不仅如此,妈妈的逻辑也全都是基于自我感觉而来的,“中午就应该好好睡觉”“躺下了就不能再动了”“别的小朋友表现得比你好”“你只有表现出我希望的样子,才能获得我的喜欢”……这些都是妈妈的自我感觉,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后来的一个晚上,孩子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情绪平稳的妈妈无意间说了一句:“你怎么总是在动啊?”孩子回答妈妈说:“因为我累。”

妈妈忽然意识到,孩子一直动,是因为总保持一个姿势躺着很累。

这是个多么正常的行为,就像成年人一样,一个姿势躺久了,感觉累了,就自然地换个姿势。至于说睡觉,如果你不想睡,却有人非逼着你睡,还要求你一动不动,不能发声,否则就会挨打挨骂。想想吧,那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场景!

而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妈妈是吼叫着说出这些话的,表情是狰狞的,语气是恶劣的,孩子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仔细分析一下,妈妈的这次吼叫里,包含着命令、恐吓、冷漠、排斥、不允许乱动、强迫性进入睡眠……虽然妈妈没有动手,虽然没有带上脏字骂人,但却也足以成为能让孩子身心俱伤的一种“体罚”了。

不得不说,这种新的“体罚”方式纯粹是因为妈妈的错误认知而导致的。每次吼叫时,你都在给自己找借口,你的想法多半会是“都是因为孩子不听话,都是孩子的错”“又不能打骂,吼他两声也是一种震慑与提醒”。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只有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才能看到自己在对待孩子时的表现有多么糟糕,才能意识到那些吼叫带给孩子的是一种怎样的伤害,也才能发现,吼叫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划归到“体罚”的范畴中了。

吼叫已经成为很多妈妈的习惯,事情一旦脱离自己的意愿或掌控,首先飙升的不是理智,而是气恼,吼叫几乎是一种不经大脑思考的行为方式。

尤其是在面对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时,吼叫更是张口就来,因为很多妈妈会在内心有这样的一个错误认知:孩子年龄越小就越不懂事,越吼他就越能震慑他———直接而有效!于是,很多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在接受这样的惩罚。

而有非常多的妈妈“认同”吼叫,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操碎了心,而孩子就是不会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去行动、去发展,可谓身心俱疲,“他根本就体会不到我的苦心”,带着这样的想法,日后的种种吼叫,便也打上了一种发泄的印记。这些来自于妈妈自身的情绪发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法躲开的负面影响。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也是我们做妈妈的不能逃避与推卸的责任。但是,期待通过吼叫产生的震慑来让孩子受到教育,这是可笑而又可悲的,无意识中便对孩子造成“体罚”,这绝对不是教育的正确展开模式。

吼叫并不是什么惩罚前的提醒,它本身就是一种切切实实的“体罚”,当孩子不断接收这些负面情绪,他也将会被这些灰暗色彩所浸染,而且这种伤害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

如果说一开始可能只是如纸上沾灰,时间一长,就将变成墨染改色,痕迹将会变成烙印,难以去除,转而被传承。

若是吼叫成了习惯,也许某一天,未来的你将会看到自己失控的情绪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你会看到一个缩小版的你,复制版的你,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和你一样对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同时,用你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你以及他身边的人。

为了自己和孩子共同的将来,请努力管理好情绪,不将其演变成吼叫,不要让孩子对你锁上心门,对你心怀恐惧;要让爱流动起来,在爱里让孩子慢慢成长,并学会去理解包容自己和他人。

编辑/冰尔 文/鲁鹏程

《母子健康》杂志推荐阅读:

书名:《不吼不叫,妈妈的一场修行》

作者:鲁鹏程 著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鲁鹏程,家庭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北京大学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讲专家,200万册畅销书作者、“不吼不叫”教育理念的提倡者。入选机械工业出版社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

《母子健康》杂志简介:

《母子健康》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日友好医院主办。透过严谨而感性的编辑团队,专业并权威的专家顾问,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中国女性提供专业的妇产、儿科等方面的指导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儿健康新知,关注身心协调发展,将医学常识融入实际生活,与父母一起共创和谐成长空间。

"

标签: